区供销社服务“三农”转型记
“老树”抽“新枝”激发新动能
——区供销社服务“三农”转型记
本报记者吕晓通讯员杨爱梅
81岁高龄的王华先老人是供销社的退休职工,她至今还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最红火的单位,百姓的生产生活物资多靠它供给,在供销社上班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然而,就在她中年得力的时候,单位却每况愈下,她和其他职工一样,经受着改革带来的阵痛——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下,供销社逐渐没落,淡出了百姓的视线,仿佛“消失”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5年,国家实施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让供销社老树抽新枝,激发新动能,特别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这让王华先老人看到了曾经工作的单位又有了新的希望。区供销社开始向“三农”综合服务商转型,从组织体系建设、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商工作入手,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区供销社的服务触角遍布农村大地,乡亲们纷纷感慨:供销社又‘回来’了”!
农技作支撑,继续当好农民“贴心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
供销社积极参与助推乡村人才队伍振兴,以专家讲师团和各级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以田间学校、知识课堂为平台,着力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专家授课、专项培训等多样化服务,继续当好农民的“贴心人”。
“供销社和农民之间有一层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我们每场培训农民都积极参与,各位种植大户也前来学习。”区供销社的讲师刘林说,去年以来,该社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了103次花椒技术培训、30场土壤健康大讲堂培训,还有多场其他主题的培训,平均每个月都有五六场授课。68岁的农民简应先参加了今年7月的培训后说:“老师讲得好,水稻种植、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讲得都听得懂,以后就晓得怎么办了。家里的几亩地,以前都是靠老办法、土办法种,有时候收成不好,很多地方搞不懂,通过培训就明白了,培训老师还留了电话可以随时问,很方便。”
转型促蝶变,全程社会化服务更精准
为了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区供销社紧紧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因地制宜实行“保姆式”“订单式”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开展耕、种、管、收、加、储、销多个环节、多种形式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
今年,石蟆镇六贡村1队的黄太全感到格外轻松。因为去年的一件事他至今记忆犹新:为了给50亩水稻喷洒农药,接连两三个农民中暑了。今年,区供销社派去飞防手帮助黄太全,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4个小时就完成了往年4天的喷洒工作。
在销的环节上,区供销社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先锋金沙寨的柑橘丰收,当地人请求区供销社帮忙销售。区供销社委派其供销白雪公司出场,对柑橘进行包装,售出柑橘上万斤。今年,供销白雪公司又对先锋镇麻柳村13000公斤花椒进行加工包装,销往内蒙古、成都等地,销售额超过20万元。
区供销社指导其旗下的蟆城供销社从农户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全程社会化服务内容,制定了精准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尤其是为农户提供械化服务方面特别上心。今年,该社把水稻机械收割单价降低至每亩100元,比人工收割成本降低了700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土地托管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为农民打工”的服务意识已在每一位供销人大脑中树立,区供销社结合已有资源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帮助农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据了解,区供销社在基层打造了120个直属供销网点,联结了600余家农资供应商,成为服务“三农”的“毛细血管”。
借势
“互联网 ”,打造服务“三农”生力军
长期以来,区供销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完整,经营网络健全。在“互联网 ”风行的当下,如何加快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渠道,进一步搭建集科研育种、示范种植、收储加工、商贸流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供销社人共同的思考。
区供销社指导其旗下的蟆城供销社创建重庆启创天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合作开展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与重庆大数据科技公司合作,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供销白雪农资公司自主研发了丰收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利用技术打造“网上供销社”这一转型新路径,真正做到农药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溯、门店账目有据可查。目前,重庆地区使用该系统的农资经销商就超过1200家……
从小背篓到大货车,从一纸一笔到语音输入,从服务小农经济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帅乡大地上,区供销社正秉承“姓农”本色,立足“为农”服务宗旨,认真践行“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代供销合作精神,乘着改革的春风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