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有“金蛋” 既美乡村又富民 ——看大娅村如何“借鸡生蛋”助力扶贫
高山
产“金蛋”
——看大垭村如何“借鸡生蛋”助力扶贫
记者江波实习记者吴佳骏通讯员何赟
“我们这里的‘高山富硒土鸡蛋’是越来越有名了,现在完全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昨日,嘉平镇大垭村村民冯德平背着鸡蛋到场镇上售卖,遇到记者时满脸笑容。
两年前,冯德平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建卡贫困户。让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只养了一年蛋鸡的他,已经脱贫摘帽,昂首阔步飞驰在致富增收的大道上。
在大垭村,像冯德平一样,依托鸡蛋脱贫的贫困户着实不少。大垭村位于江津与綦江交界处,地势偏远,海拔700米至1100米,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我区15个市级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82户241人。
2015年,嘉平镇结合大垭村林地多、在家劳动力少的实际情况,整合市级扶贫资金和区畜牧局“国际小母牛”扶贫资金,实施“林下小群散养土蛋鸡”脱贫项目。大垭村林下散养的土鸡蛋经检测,硒含量达到0.265毫克/每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高山富硒土鸡蛋”。
让村民振奋的是,为鼓励发展“林下小群散养土蛋鸡”的项目,当地政府还为每户农户提供3400元用于购买鸡苗、建设鸡圈,这部分资金可一年后归还,不收取利息。政府还为养殖户免费发放价值约1000元的养殖围栏。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项目一经推出后,不少村民就参与进来,仅第一批参与养殖的32户贫困户,就养殖蛋鸡1400只。这颗扶贫“金蛋”,不知不觉中在大垭村破壳而出。
为了确保鸡蛋销量,村两委对养殖户的蛋鸡实行兜底收购。一时间,大垭村便民服务中心成了全村最大的鸡蛋“收购站”,为此服务中心为此还专门腾出一个房间,用于堆放鸡蛋。同时,村里还牵头成立重庆旺牧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对蛋鸡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规范养殖技术,确保鸡蛋质量。
如今,冯德平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还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他喂养的50只蛋鸡,一只蛋鸡一年大约产160枚蛋,平均每枚鸡蛋卖1.7元,一年能卖1.4万元。这些蛋鸡一般一年一淘汰,作为土鸡销售,每只大约卖120元,可卖6000元。扣除每只蛋鸡34元的购买成本,50只蛋鸡每年可带来1.6万元纯收入,年增收1万元以上。
而今,该村已有蛋鸡养殖户近70户,存栏蛋鸡4000余只,年产蛋100万枚。该项产业覆盖全村30余户建卡贫困户以及部分普通农户,这颗深山里的“金蛋”,已真正成为村里的“致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