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功能 优化人居环境 江津城市品质提升在行动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
城市品质提升
蹄疾步稳
记者苏俊杰
环境优美的精品街区,色彩斑斓的城区道路,规范有序的停车场地……徜徉在江津城区,处处可以感受到我区城市品质正不断提档升级。
近年来,我区按照“平、绿、亮、净、畅、齐”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三三六”发展思路,对以区行政中心为核心辐射“一轴两翼”地区的各个街区、道路、公园、地块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建设、科学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
“增绿添园”城区华丽“蝶变”
昨日,记者行走在鼎山公园美林小镇上山步道上,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的生态绿植,一路一景引人入画。
“建设美林小镇上山步道是我区‘增绿添园’行动之一,在建设过程中集中体现了绿色生态理念,实现了山林、绿地和人文的协调统一。游客步行其中,可达到‘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游’的视觉效果。”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林绿化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关系生态环境改善,关系民生福祉,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我区城市公园存在分布不均、绿地总体偏少等问题。近年来,我区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以打造“花园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大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力度。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面积达到944公顷,公园面积343公顷。
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我区以中心城区“一轴两翼”为重点区域,先期推进城市重要节点、连接重要旅游景区干道、城市进出口通道、辖区重要国省干道等范围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我区中心城区建成特色鲜明的“花园城市”,达到“四季有花、色彩多样、香飘四溢、形态各异”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预计到2020年,我区将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绿地率31%,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
130个城市提升项目完善城市功能
断头路、停车难、设施少……以前,这些都是我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家庭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为此,我区充分利用城区闲置空地,科学、高效、务实地推进公共停车场建。
今年以来,我区投入3500余万元,建成公共停车泊位1971个。其中,完成鼎山公园、通泰门滨江夜市、滨江新城双拥广场等6个公共停车场,新增了686个公共停车泊位。在鼎山大道、军民路等道路施划路内停车泊位1285余个。
“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建设,仅是我区实施的城市提升项目之一。城市提升项目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增加城市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区实施的城市提升建设项目共130个(含续建),主要分为城市交通疏堵、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等四大类,总投资57.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约26.91亿元。截至目前,这130个城市提升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8.36亿元。
“数字城管”破解城市管理“散”“迟”“慢”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部门配合“散”、信息发现“迟”、事情处置“慢”等问题时常出现。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我区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打破管理格局,明确了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和路段责任制的“四位一体”管理要求,实现了管理主体回归基层,城市管理多元参与,管理效能高效科学。
“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覆盖面积约40.6平方公里,共划分万米单元网格1488个,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有29万余个。网络终端连接建委、民政、公安等35个部门和社会单位。”该负责人介绍,我区“数字城管”的运行开创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了大量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今年以来,我区“数字城管”共收到城市管理各类信息4.49万余件,有效立案4.33万余件,结案4.26万余件,结案率98%。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展现我区宜居宜业、滨水之城新形象,今年,我区按照“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牢固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强化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基础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水务、公共停车、综合执法等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着力在“大城智管、大城细管”上求突破,着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当下,我区正蹄疾步稳地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努力营造绿色、生态、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