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花椒修剪的枝条被人盯上了,每年可能创收3亿
2000元能做什么?
厦门小伙子刘必衍,用2000元白手起家,创造了江津区山窝里的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刘必衍如何从打工小伙儿,转变为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还得从2003年说起。
离乡创业朋友家人都“劝退”
2003年春节,刘必衍在一个报道中看到:“百分之60%的富豪都是从小远离故乡,打拼创业才获得成功的。”大部分人看见了这一句话都只是一略而过,但是在23岁的刘必衍眼中,却扎下了根。
“当时我就不想选择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刘必衍的第一意向就是前往西部,而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于是刘必衍辞掉厦门的工作,带着2000元就来了重庆。
工作中的刘必衍 记者 陈玲 摄
创业前必须要积累一定得经验,他需要一份工作稳定下来。于是他就开始了上午投简历、下午等面试的日子。刚开始的一个月,四处碰壁,连朋友和家人都开始“劝退”,让他回厦门。
刘必衍没有理会这些“劝退”的声音,继续埋头找工作,最后终于在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入了职。
虽然月薪只有1700元,和他在厦门的工资相差6000元,但他仍然踏踏实实的干。3年,从普通员工一步一步升到策划经理,月薪从1700元逐渐涨到3万元。也正是这时候,他毅然辞掉当时月薪已达3万的工作,带着自己省吃简用存下的10万元,开了一家环保科技策划公司,接一些关于环保活动的策划业务,顺道学习环保相关知识,积累经验。
2011年的一个契机,他与江津结了缘,在江津买下了一家工厂。“它坐落在夏坝镇的一个山窝里,离江津城区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到夏坝场镇也有数公里距离,公司的厂房也较为陈旧,是原青江厂的废弃厂房。”刘必衍考虑到这家工厂原本就是做活性炭的,有好的基础,而且正好是自己所想从事的环保实业,这使得刘必衍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工厂,踏上了他真正的创业之路。
别人买房挣钱,他挣一堆专利
“我想给我孩子留下一个干净的地球,做到经济和环保双丰收。”刘必衍买下工厂后,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从事环保技术开发,利用江津区周围的酒厂等工业废弃材料加工制作研发活性炭。
“挣得钱我没有投资买房,因为我的创业规划里,就只有做实业这一个目标。”刘必衍笑着说,虽然3年的房地产经验让他非常看好房地产行业,但是自己仍然想坚持做环保产业,把钱继续都投入了环保技术研发。
“别人买房已经挣了成倍的钱,而我挣了一堆专利。”刘必衍说做实业没有一夜暴富,只能一步一步稳步打基础。
公司获得专利 记者 陈玲 摄
正是由于刘必衍的坚持,目前,霏洋环保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的活性炭企业,还参与制订了《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室内空气净化活性炭》等两项国家标准,拥有包括4项发明专利在内的20项专利技术,其酒用活性炭、食用油用活性炭,均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七成以上市场份额,公司研发的产品,从以前自己出门推销变为上门求购。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在主板和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活性炭企业不超过5家。而这些成绩的取决因素不是生产规模,正是取决于刘必衍注重技术研发给公司“挣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内快速增长的活性炭需求市场。
山窝企业亮相登陆新三板
近年来,江津区出台了《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激励扶持科技创新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江津区仅科委这一个部门就为霏洋环保提供了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院士专家工作站市、区补助,新产品补助等政策支持近394万元。
活性炭实验室 记者 陈玲 摄
“这些政策使我们的研发投入实现了数倍的增长!”刘必衍说,去年以来,他们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及时实施公司股份制改造,让参与公司科研的专家和企业骨干持有公司股份,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实现了爆发式发展。去年至今,公司研发出的新产品就有9个。
大量新产品的推出,使霏洋环保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从2016年到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3%以上。其中去年研发的用于化工催化剂的醋酸乙烯活性炭新产品,当年就实现了200万元销售收入。
众多合作品牌方 记者 陈玲 摄
去年,江津区政府出台《关于鼓励扶持企业挂牌上市的意见》,从进入储备库、股份制改造、挂牌上市等各环节,鼓励扶持企业挂牌上市。刘必衍抓住了这个契机,从去年启动股改到今年实现新三板挂牌,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比他原来的计划至少提前了两年。
刘必衍说,霏洋环保在新三板挂牌前后,江津区金融办给予了公司250万元补助,基本抵消了公司新三板挂牌的各项成本,帮助这个从山窝里走出来的企业提前在新三板亮相。
他准备将江津这些东西变废为宝
“在江津创业这些年,我得到了江津的很多政策扶持。”刘必衍说自己早已经把江津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也对这片故土拥有不一样的情感。
公司平常除了发展自身业务外,他还将闲置的厂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给其他企业,帮助夏坝镇招商引资,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增加收入。
另外,江津区作为花椒之乡和柑橘之乡,他发现每年这些作物修剪的枝条处理起来特别麻烦,农民如果偷偷进行焚烧的话还会污染环境。所以他准备把公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江津剪掉的花椒枝条和柑橘枝条利用起来,将其炭化成活性炭原料,变废为宝。
举个例子,江津共有52万亩花椒基地,每年剪掉废弃的枝条超过20万吨,如果将其全部利用,就可生产出2万吨活性炭成品,按每吨1.5万元计算,就能新增3亿元产值。这样既增加了公司收入,也给农民带来了另外的收益,同时也把环保问题解决了,一举三得。
“这些枝丫条做成活性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刘必衍说,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吸附剂,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废气和空气净化装置及有机合成、食品、医药等行业。
接下来,他们除进一步巩固酒用活性炭、食用油用活性炭等活性炭材料板块外,还将重点打造环保技术、生物科技两大板块。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将定向增资1亿元以上,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将公司业务从食品领域向大环保领域拓展。
《江津日报》特约记者 陈玲
值班副总编辑 胡小龙 曹成
编审 吴刚 责任编辑 徐莹
审核: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