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不能放纵 出游呼唤文明
市民野炊后主动带走垃圾
本报记者向萍文/图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旅游成了不少人的首选。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们便拖家带口,驾着爱车,想去哪就去哪。
外出旅游时,到底该怎样保护环境,争做文明游人呢?本期《文明创建大家谈》栏目,就和市民一起说说旅途文明的那些事儿。
记者调查
旅途不文明现象扫描
5月22日,记者在滨湖公园转悠,看到成片的花儿竞相开放,分外妖娆,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影。
“妈妈,这花多漂亮啊!”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手里晃着一簇五颜六色的花儿,乐呵呵地展示给一位年轻妈妈看。
“乖,我女儿真能干!”年轻妈妈竟然这样表扬道。
“每天都有人偷偷摘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一些小孩子不懂事,但不少大人也不明理,尤其是湖边荷花开了,时常有随手摘花的人。
人造沙滩的景观石上,也留下了诸多不文明“足迹”。这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签名,什么“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黑色的笔迹划在浅色的景观石上,非常碍眼。
在开州博物馆,展厅内明明禁止触摸蜡像等,偏偏有游客好奇地去抚摸;不准拍照的地方,有游客找准机会偷着拍;最不能容忍的是,有的游客带着孩子不按指定路径参观,完全就像赶集一样乱窜,还扯着喉咙大声喧哗……
“有的大人根本没有尽到监管责任,任由孩子乱动手脚。”工作人员举例说,展出的开州“十大碗”最初没有采用玻璃罩,有的游客总爱用手触摸试一试真假,结果没多久“十大碗”就被摸得变了色。
“游客的一些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不拘小节,但归根结底还是不文明现象。”区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旅途中不文明现象处处皆是,需要不断唤醒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从点点滴滴做起。
市民讨论
刘巍(户外活动爱好者):旅途文明就是做好细节
刘巍是一位户外活动爱好者,他和好友经常举行户外游,野炊、烧烤等都是他们的“主打节目”。但他们每次外出都要自备垃圾袋,临走时决不遗留,这几乎成了他们一条铁定的规矩。
“外出游玩,体现文明就是要做好细节。”刘巍说,诸如不乱丢乱扔、不破坏周边植被、不对旅游地造成破坏等。他诙谐地说:“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尽量做到‘不留痕迹’。”
陈希(旅游爱好者):在旅途中先做好自己
陈希喜欢旅游,走过不少国际路线,经常有人说起中国游客就摇头。譬如说,在景区搭乘观光车,中国游客看到车来了,就一拥而上抢位置等,其他外国人却排着队,不惊不慌,从从容容。
一次在马尔代夫游玩,进宾馆时其他游客都把脚上的沙洗得干干净净,不少中国游客则不管不顾,直接往里走。要知道,沙带进宾馆会给服务员造成很大的保洁负担。
“在旅游中,我们从他人身上看到很多不文明行为,对此或许我们无法阻止,但可以让自己远离不文明,先做好自己。”陈希说,只要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旅途中就会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彭小月(政协委员):旅游放松不等于行动放纵
彭小月说,旅游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但放松不等于放纵。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有礼有节,讲文明讲礼貌,一旦到了陌生的地方,就会啥也不顾忌,甚至有些错误明知故犯,这就是放纵。
彭小月说,去年到西安旅游,那家餐馆的餐巾纸要付费,但有游客以为是免费的,就用得非常浪费,一会儿就擦了一大堆,结账下来纸巾就用了近20元,结果后悔得不得了。
“有些人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往往不顾及自己的形象,想啷个就啷个整,这样的观点要不得,也容易导致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多。”彭小月说,不管到哪里,必要的规矩必须讲,不能放纵自己的言行,这是文明游客最起码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