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州区企业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企业寻找生机和出路的重要支撑点,新常态下的开州经济升级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创新。为此,我们根据2017年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对全区企业创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弄清现状,查找不足,寻求对策,供决策参考。
一、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2017年,全区被调查的316家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有102家,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102家,占比为32.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占,但仍比全市低6个百分点。同时实现四种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工艺(流程)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的企业26家,占比为8.2%,比上年低2.1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6个百分点。全区企业创新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一)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占比最高,其次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在被调查的1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有49家,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49家,占比为42.2%;同时实现四种创新的企业21家,占比为18.1%。在被调查的183家服务业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企业49家,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49家,占比为为26.8%;同时实现四种创新的企业仅有4家,占比为2.2%。在被调查的17家建筑业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有4家,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有4家,占比为23.5%。同时实现四种创新的企业1家,占比为5.9%。
(二)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是工业企业主流创新方式。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企业有52家。其中,工业开展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企业35家,占全部有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企业的比重为67.3%,服务业开展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企业14家,占全部有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企业的为26.9%,建筑业开展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企业3家,占全部有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企业的为5.8%。在有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企业中,服务业、建筑业占比较小,工业占比较大,证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是工业企业主流创新方式。
(三)组织(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在102家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组织(管理)创新或营销创新的企业96家,占创新活动企业总数的94.1%。其中,有组织(管理)创新的企业79家,占创新活动企业总数的77.5%;有营销创新的企业76家,占创新活动企业总数的74.5%。
(四)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度较高。主要保护措施为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申请版权登记、形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对技术秘密进行内部保护,占有创新活动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0.6%、30.4%、4.9%、11.8%、37.3%、8.8%。
二、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企业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关注和解决。
(一)企业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经营管理理念比较保守落后,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系,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对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新态势认识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创新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企业家为60家,占全部企业的19.0%。绝大多数企业考虑到科学研究周期长、短期回报低、基础设施投入高等特点,而不愿意进行科技研发,创新意识淡薄。
(二)企业创新合作意识不够。2017年,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仅占13.0%,比全市低5个百分点。其中与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9%,比全市低的2.7个百分点;与研究机构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2.5%,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我区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意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技术创新较为活跃的区县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三)企业创新技术人才匮乏。技术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技术人才何谈创新,在我区中小微型成长型企业最具代表性,这类企业一般都顺利度过了生存期,面临人才成长瓶颈问题。由于企业资金紧缺,所以企业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维持正常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就使得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技术人才专职搞科研,即使想聘请技术人才,待遇也不会太高。另外,企业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完善其他的软硬件设施,所以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环境差、经营管理不规范、企业文化不丰富,对员工的吸引力低,技术人才就更不愿意留在这里。待遇低、吸引力不高的原因,直接造成企业技术人才匮乏。
三、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创新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受益面。一方面政府要结合本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创新优惠政策,从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土地规划及行政许可等方面给予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力争让所有企业都能知晓本地的创新优惠政策,知道去哪申报,熟悉怎么申报,努力让创新之花在企业中全面盛开。
(二)强化创新宣讲和指导,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明确创新方向。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聘请各行业的专家教授组建企业创新宣讲团,对企业进行集中宣讲,让企业家们了解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和市场趋势,明白只有企业主动进行变革创新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才能在这一波市场调整中健康的生存下去,进而努力提高企业家们的创新意识。另外,建议聘请经济专家和技术精英组建顾问团,对有意进行创新的企业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规划,帮他们明确创新方向、解决技术难题,避免企业创新走弯路,规避创新风险,降低创新难度,努力推动创新活动在企业中普遍开展。
(三)转变工作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做好企业创新的“服务员”。在企业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当好创新的“服务员”,变“等企业办事”为“找企业办事”。一方面,要利用政府的公信力,积极搭建以企业为主,税务、工商、财政及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和金融机构参与的多方交流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和资金支持,方便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申报审批,实现创新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政府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和投融资平台,丰富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而降低企业获得创新资金支持的门槛,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和优化措施,对企业在创新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解决,帮助企业分担创新压力,降低创新风险,努力保证企业创新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