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先锋”带领村民共致富
郭先桃(中)指导贫困户栽种玄胡
本报记者李泉文/图
2017年11月6日,郭家镇盆丰村1组盆园种植股份合作社基地里,54岁的郭先桃正在基地里指导村民栽种玄胡。今年7月14日,盆丰村村办公室里,一场玄胡种植技能培训在这里举行,吸引村民100多人参加培训。而主讲者就是郭先桃。
在盆丰村,郭先桃异常忙碌,短短几年不到,昔日的贫困户变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的事迹在当地村民中广为流传。
原来,郭先桃因妻子患病、儿媳有残疾,一家人因病因学致贫,但郭先桃不气馁、自强不息,借助国家精准扶贫的春风,大力发展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不但自己脱贫致富了,还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借扶贫春风,勤劳脱了贫
郭先桃的家位于盆丰村1组,地理条件极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以前村民晴天出行一身灰尘,雨天出行更是全身稀泥。”郭先桃回忆说。
曾经,由于交通落后,产业不给力,郭先桃家有耕地4亩多,虽有5口人,3个劳动力,但文化程度低、思想传统,一年把承包田地翻了个遍,日子仍然过得很艰难。尤其是最近几年,他的妻子患病,一家人生活困难。
“儿子长大成家,儿媳身患残疾,随着孙子们陆续上学,一家人的负担也重起来了。”郭先桃说,正在家人一愁莫展的时候,精准扶贫开始了,驻村工作队来了,帮扶干部来了。“帮扶干部为我家制定了脱贫菜单,让我们一家看到了希望。”
精准扶贫的实施,吹响了郭家镇脱贫致富的号角,给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郭先桃带来了希望,也为贫困户指引了方向。
“帮扶干部就像亲人一样关心我们,嘘寒问暖、出谋划策,教我种玄胡、栽翠冠梨,帮我儿子联系职校学汽修。”郭先桃感激地说。
2015年底,郭先桃家种植的玄胡收入近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他主动申请脱了贫。如今,他家种玄胡年收入近5万元,儿子在城区一汽修厂当维修师傅,年收入4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成立合作社,领村民致富
“人要学会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郭先桃说,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本事,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才算本事。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这个理他还是懂的。
因此,郭先桃尝到种植玄胡致富的甜头后,决定带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抱团发展。2015年底,郭先桃与人合作成立了盆园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流转撂荒地210亩,种植翠冠梨170亩、玄胡40亩。吸纳土地入股贫困户17户,扶贫到户产业资金入股贫困户120户。
贫困户伍先德因加入盆园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享受到了红利。他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第一年,通过合作社统一联系销售,他家玄胡就卖了3000多元。在郭家镇像伍先德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赚到钱的村民不少。
为让贫困户赚到钱,郭先桃充分利用盆园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积极组织贫困户参加播撒玄胡种植、翠冠梨套袋以及除草施肥等各种培训,并手把手为村民传授经验,确保产业丰收。同时,在郭家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销售过程中,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联系,把农产品成批运输销售,通过建立多渠道销售网络平台,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合作社平时耕作时,就吸纳本社建卡贫困户打零工挣钱。”郭先桃算了一笔账,2017年9月,盆园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40亩玄胡收入15000斤,销售金额10余万元,盆丰村8户建卡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 股份 工资”几头赚钱,户均增收3000余元。其他非贫困户看到产业发展有利可图,也纷纷拿出3000元、5000元的启动资金入股,扩大种植面积,改良生产设备,购置风干机械,壮大了产业发展队伍,增强了抗市场风险能力。
干群加油干,旧貌换新颜
蜿蜒盘旋的公路缠绕山间,风貌别致的安置房内笑声不断,挂果的翠冠梨树栽满山坡,采摘玄胡的贫困户露出笑脸……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郭先桃看来,贫困只是暂时的,只要奋斗,逆流而上,就能走向成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脱贫致富的观念正在改变。由于近几年务工经济的不景气,乡亲们看好即将投产的翠冠梨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中药材玄胡种植的稳定收益,纷纷主动放弃外出务工,加入专业合作社种玄胡、栽翠冠梨。目前,盆园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翠冠梨1300余亩。
“我们能脱贫致富,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郭先桃逢人便讲。近年来,为彻底摆脱贫困,镇党委、政府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解决了2个吊散户易地搬迁;硬化通组公路1600米,解决了55户220余人的出行难题。同时,市妇联“母亲水窖”人饮工程,为群众铺设管道,解决了87户315人“吃水难”问题。
“现在,我们的农产品运输不难了,一到收获季节,采购商进村组联系销售很方便,村民种养致富的积极性增强了。”郭先桃说。如今,盆丰村道路硬化了,部分贫困户住进了新家、用上了光纤、玩起了微信,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放心水,生活幸福美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