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开州环境好不好,汉丰湖里知多少”

开州日报2018-12-13 10:38

美丽的汉丰湖记者叶娟摄

重庆晚报记者夏祥洲杨可

东南两河汇汉丰,汩汩清泉润开州。开州环境好不好,汉丰湖里知多少。

重庆开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保护任务重,重庆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开州区环境持续提升、生态持续向好,“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湖山美景引人醉。

近日,重庆晚报记者走进开州,打探一年多来,开州水环境的保护之路。

徒步上班人越来越多

三峡库区汛后蓄水水位至175米时,滔滔长江水由东往西涌入开州澎溪河,开州就形成55.5平方公里的淹没水域面积。而水位回落,形成大片的消落带则可能对开州造成生态环境危害。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流经开州的澎溪河下游4.5公里处建了一座水位调节大坝。这样一来,在调节坝的上游就形成一个常年水位为172至175米、周长36.4公里、水域面积14.8平方公里的大湖——汉丰湖由此而来。

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开州人,如今做行政工作,每天早晨他一身运动装就出门,皮鞋和便服装在背包里。住在汉丰湖湖畔的他,习惯迎着汉丰湖的湖风漫步,半小时就到上班的地方。人到中年的杨先生坚持锻炼已有10来个年头,可此前他极少晨练。问起原因,杨先生说,“以前湖水有一股鱼腥味,有些让人反胃,谁愿意自找苦吃呢?”

在开州采访的这几天,每天清晨7点,记者就到汉丰湖边散步,随着天色渐明,垂钓的、跑步的、骑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8点左右,背着运动包徒步的人也多了起来,杨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来自当地体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当地有跑步和徒步锻炼习惯的人群超过5万人,徒步上班(以锻炼为目的)的人也已超8000人。相比一年前,数据实现了成倍增长。

“开州环境好不好,汉丰湖里知多少。”杨先生说,原本他在外地也买有养老房,而现在,他准备退休后还是住在开州。

汉丰湖湖水腥味消失了

汉丰湖是开州的生命之湖,处三峡库区,地理位置特殊,水生态安全和运行安全尤为重要。去年,河长制在重庆全面推行后,此前作为试点的开州也迅即全面推行,河长办成立,汉丰湖流域各水域都有了河长、湖长。

这些河长和湖长的主要职责,以及区级责任单位主要职责和重要河库体系相继上墙,升级版的河长制各项工作在开州全面铺开。随后,区河长办又完成了河长制通报、会议、巡查、部门联动、信息发布、督察、验收、监督考核、责任追究及问责九大制度的制定。

汉丰湖的腥味是何时消失的?开州区河长办负责人也记不清了,用他的话说,“这是慢慢消失的,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天,但记忆中,去年早期都还有些腥味。”

记者从开州区河长办获悉,河长制全面推行后,河长巡河被制度化,每次巡河都有记录。在汉丰街道,记者查阅到几份巡河记录:

7月26日(2017年)上午8时,汉丰街道联合区畜牧、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对位于该街道川心村2组的两家养猪场进行依法拆除。工作人员与养殖户进行了充分沟通,向其讲解禁养区猪场退养及面源污染整治的重要性。本次行动共出动30余人、车辆机械9台,拆除猪栏面积约600平方米。

8月30日(2018年),汉丰街道河长、副河长、河长办成员组成巡河小组,开展观音河“清河一号”巡查工作。巡河途中,及时发现万开高速公路配电房简易茅厕直排1处、私自河道修建取水井1处、城南水厂乱堆乱放垃圾2处,乱倾倒建筑施工垃圾2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建立整改台账。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开州区积极创新河湖管理机制,一方面发动社会各界举报投诉,另一方面推动建立河长、湖长、库长微信群,方便辖区河长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目前,开州区已整改解决汉丰湖、南河等重点河湖水环境污染问题100余个。这100余个水环境问题,对应着河长和湖长记录下的100多个台账,也对应着更多的解决措施。这些记录,正是汉丰湖水质改变的缩影。

生态发展带来真金白银

汉丰湖环境越来越好,来当地安家的不仅有外出回乡发展的居民,还有不少野生动物。据统计,已在汉丰湖畔发现了5种重庆多年没有记录的新鸟类,包括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以及小天鹅、鸿雁。

依托汉丰湖,开州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很多返乡创业者与投资者都瞄准这一变化。近年来,开州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与该区立足生态发展经济密不可分,汉丰湖已成为开州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8月17日,开州区实现脱贫摘帽。国务院扶贫办在贫困县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重庆市开州区实现脱贫摘帽。

为了把汉丰湖这张城市名片做大做响,开州区通过品牌活动、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汉丰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城市钓鱼对抗赛、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汉丰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此外,开州区正在围绕汉丰湖打造系列文化旅游产品。

随着河长制的纵深推进,开州的诉求是:到2020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改(扩)建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工程5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不低于210万亩;湿地面积不低于1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平方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70%以上。

故事一

“一辈子也不能心安”

杜绝下游污染问题的同时,上游治理也在同步推进。此前,开州东河沿岸存在较多采沙场,不少河道受损。

“家乡的景很美,谁也不愿破坏,但这个地方穷,不发展经济也不行。”黄宁海是东河上游洋泗峡附近翠湖村村民,10多年前为了发展经济,他将自家位于公路边的两个门面推倒,自筹资金办起了沙石厂,同时雇用村民到厂里务工,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最近几年,随着建设需求增多,当地对沙石的需求也渐趋旺盛,他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准备大干一场,光是环保技改就投入100万元。“上了规模后,自己其实也心忧,怕对环境有不好的影响,但为了厂子发展,也只能内心忐忑着在干。”黄宁海说。

“大概是今年5月6月的时候,镇上的河长找到我,要我支持东河环保整治,关闭沙场。说实话真的有些心疼!”黄宁海告诉记者,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沙场不能搞,还可转项做其它,要是这青山绿水毁在自己手里,一辈子也不能心安。”

因为采沙,东河的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遭破坏,还影响到交通安全。其实,采沙对河道的破坏和对环境的影响,从小在这里长大的黄宁海更是感受颇深。他说,“小时候,可以去河里钓洋鱼、抓虾、捉螃蟹,但如今河里的‘洋鱼’已很少见了。”大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洋鱼是生长于东河的珍稀鱼类,也称阳鱼,味极鲜美。因水生态环境遭破坏,如今野生洋鱼几近绝迹。

今年6月沙场关闭后,河道开始慢慢自我修复。如今,看到熟悉的青山绿水慢慢回来了,黄宁海说自己也终于安心下来,他希望再过几年,又能在河里轻易捞到儿时的美味洋鱼。目前,他正忙着处理采沙设备,寻找更绿色环保的项目转向。

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截至今年8月,开州区所有沙石场已停止作业。目前,开州区已全面清理整治东河、南河、浦里河、桃溪河流域沿线及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等,坚持“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行恢复。

下一步,开州区将着手制定沙石资源总体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将按绿色、生态、环保的开发理念,打造沙石资源开采、运输、配送、监管、使用的绿色发展产业链。

故事二

“老百姓说好我们就干”

两河相汇的另外一条河是南河,南河的中上游叫澎溪河,铁桥镇场镇就沿河而建,铁桥镇因境内清初所建的铁索桥而得名。

铁桥镇党委书记袁毅是澎溪河铁桥段的河长,他说,巡河不是走马观花,检查的内容有生活污染、畜禽污染,发现有人对河道乱挖乱采、乱倾倒垃圾等行为,必须严肃处理。而铁桥镇镇长管小平,是南雅河铁桥段的河长,即便再忙,她也要抽午休时间或下班后到河边走一走、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

袁毅回忆,最初巡河时,他会遇到村民在河里放养鹅鸭等家禽,将河水搅得很浑浊。怎么办?硬来不行,治标不治本,应让村民们自己参与进来。“政府引导,群众发声,共同参与。”这是袁毅正在实践的基层工作三部曲,他也把这三部曲用到了落实河长制的工作中。

首先,由镇村干部组织村民开院坝会,加强环境保护和河道保护宣传,对放养家禽的农户进行劝导。然后,组织村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村民们讨论哪些做法对,哪些不对。最终,临河的农户们一致认同必须“打消在河里放养家禽的念头”。

同样是河道综合整治、场镇二三级管网改造,袁毅也推行三部曲措施。“老百姓说好,我们就干,一起干,有条件的就先整治,做出样板。”袁毅介绍,目前镇上正对南河铁桥镇河段进行综合治理(一期),因为有了三部曲,在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时候,村民们知道事关切身利益,纷纷表示支持,即便有个别不能理解的,也被大家做通了思想工作。

因为村民的大力支持,南河铁桥镇河段综合治理(一期)中,没有征用一分地、没有补偿一分钱的青苗费,不仅节省了资金,还大大加速了治理进度。

记者获悉,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筹备中,看到一期工程逐渐成形,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目前的二期工程征求意见中,村民们都抢着推荐自己所在的河段,以期被纳入治理范围。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