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敬:诗的发现源自博大的爱心、赤子之心、创新思维

11-29 16:48/中国青年网 赵立坤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9日电 (特约记者 赵立坤)“诗歌的发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早有所闻,又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感染力迅速传播开来。” 11月22日,讴歌改革开放 畅想2050——“青年之声”青少年诗歌创作征集活动公益讲座暨作品分享会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思敬在河北科技大学给同学们及广大青年网友作题为《谈诗的发现》的公益讲座时说。

讲座开始,吴思敬讲述了两个超越生命的诗意画面:一个是在纳粹时期,一位犹太女孩被敌人抓获,生命面对危机的最后时刻,仍在忘我地读诗;另一个是我国近代时期,革命英烈在英勇牺牲前,高喊振聋发聩激奋人心的就义诗。“无数的故事和案例,总能佐证了诗歌是人们在面对生死大义时最常被想到的抒发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表达途径。尤其是在面对国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悲喜沉浮之际,诗歌也是人们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吴思敬从诗歌对人的影响,阐述了诗歌对生命的意义。

“古人发现诗意,有所谓‘三上’说,即马上、枕上、厕上是发现诗意的三种常见场合。”吴思敬生动风趣地讲了三个故事,解释了诗意来自生活,一种雅俗共赏、身心自在的生命意境。

怎样才能写好诗?吴思敬分享了自己40多年从事诗歌评论的心得,“做一个有诗意的人,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诗情画意的人生,首先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诗人只自爱是不行的,只爱一个人也不够,要有博大的爱,要爱人类、爱自然,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是自然之子。诗就在生活中,想写成好诗,要从涵养自己的心灵开始。其次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童年时代,阳光更温暖,草木更茂密,在孩子眼里,每个成年人都是那么有趣。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就是童年留给我们的最伟大的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后来始终葆有一颗童心,那么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诗人了。诗人就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童心的特点是真诚,小孩子不会作假,而诗歌说到底不就是掏自心窝的一句话真话吗?真永远是诗歌的首要品格。当然,光真还不够,真要用美的、独创性的语言表达出来,那才是诗。童心的另一个特点是超脱实用。小孩子看世界,不像成年人,从实用角度、从功利出发;他们看世界另有一种眼光,他们不受世俗的拘囿,对事物总有一定的新奇感、陌生感,想象的天地也远比成年人开阔得多。任何一件平常的东西都能成为他们乐趣无穷的玩具,他能从成年人看来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审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就要像小孩子一样,要摆脱实用的态度,与实际人生拉开点距离。这样诗人才可能有独到的发现,他写的东西不是人所共知的大道理,而是发自心田的、未经人道过的创新之花。第三点,要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袁枚说:“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而自佳”。这些话的主旨都是说,诗人写诗的时候,不能停留在生活现象的罗列与摹写上,面是要超越事物的表层,让诗情在想象的层面上展开。

吴思敬表示,对中国来说,诗歌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古代有“诗教说”。诗歌对人的影响力堪比宗教。凡重大事件或灾难发生的时候,中国人往往倾向于用诗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我们的社会需要诗歌,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许多人在网络上或短信中写诗,借此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抒写一种大悲悯的情怀。优秀的诗歌往往还有一种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预言功能。比如重庆诗人梁平在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就写了一首诗,呼吁我们的共和国为汶川地震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几天后党中央果然决定全国下半旗悼念遇难者。这就是诗人,他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说出那些人们心中想、但是笔下无的东西。

吴思敬最后总结说,“诗人不应争名遂利,不应迎合流俗,应该有高洁的品格,应该有深厚的修养。诗人应当葆有一颗童心,应当有博大的爱心,应当是自然之子,应当既要仰望天空,又要俯视大地,应当既要有独立的人格,又要有自由的心灵。”

讲座最后环节,现场的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参与互动问答。有同学问到诗歌是不是要有韵律时,吴思敬回答,古体诗词一定要按格律写。新诗本质上是自由诗,可以自由地分秆,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要有内在的、自然的节奏。也有同学问到他对青年的志趣和追求方面有何建议时,吴思敬说,通过写诗来实现发财、当官的梦想是不太可能的,抱着功利目的是写不出好诗的。最后提问的男同学问到如何写好一首情诗时,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笑声,吴思敬幽默风趣地解答了这位同学的问题,并建议大家舍弃虚情假意,冲决旧有的思维定势,用真心和真情去写,就能写出好的情诗。

讲座结束之后,河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吟诵征集活动优秀诗歌作品,《四十年一路辉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歌》《祖国的歌》《青春之歌》《远方》《您好,我亲爱的2050年》《信仰(合诵)》,将在场的同学们带入了诗歌的优美意境。

一位大三的王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完吴思敬教授的讲座,就像是刚刚读完一部经典的文艺著作。他以自身几十年如一日对学术研究的理论精华为骨,又将对诗歌满腔的赤诚与热爱为肉。把自己一生与诗歌为伴的炽热生活浓缩为短短的一节诗歌启蒙课,只用寥寥数笔勾勒,却著成了一部充盈着诗情画意的‘行走的经典’。听了这一堂课,让我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今后也会试着去过诗意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

据了解,讴歌改革开放 畅想2050——“青年之声”青少年诗歌创作征集活动旨在动员全国广大青少年,用诗的语言歌颂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和平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展现我国青少年对祖国发展的自豪之情和对光明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争作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推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的坚定信心。自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多方各界发的广泛投稿,截至目前,共征集作品6000余篇,其中青年组作品5000余篇,少年组作品近1000篇,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仅有6岁。

征集活动于2018年9月17日启动,征集时间为:2018年9月19日—2019年12月19日, 今年10月~12月进行作品月度初评,12月中旬到明年的1月中旬进行作品复评。获奖作品公示时间为,2019年1月19日—2019年2月28日,颁奖典礼将在明年的3月中旬举行。获奖者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奖金,获奖作品可获得参加线上线下活动及结集出版的机会。其中部分优秀获奖作品将在《诗刊》上发表。

本次公益讲座暨作品分享会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诗刊社、共青团河北省委员会联合主办,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中国诗歌网、拾柒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青视讯·手机电视承办。团中央“青年之声”PC端和移动端、中国青年网、未来网、“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官方微博以及快手、北京时间、中搜搜悦、熊猫直播、法制晚报法制新闻、闪讯直播、郑直播等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直播人次达380万余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编辑:综合新闻编辑部 ]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