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 他们为建筑施工筑起“安全墙”
侯廷春(黑色上衣)和徐龙(横条纹上衣)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工作。
刘亮(黑色上衣)冒着高温在施工现场进行项目安全检查。 记者 郭旭 摄
(记者 李诗韵) 时下正是重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连续多日的高温闷热天气让人们感到酷暑难耐,而在重庆经开区的各个施工现场,却是一片忙碌景象。施工人员进行着常规作业,安全监督员也顶着烈日、迎着热浪、冒着高温、挥汗如雨地每日巡视。
据了解,重庆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有一支队伍,他们每天都来回奔波于项目之间。队伍仅3人,项目却达70个。按一人每日一个的进度,一个月才能检查完所有项目。3个人,“5 2”“白加黑”地工作,中午也几乎不休息,这样的状态据说已持续好几年了。
每天走一万步
大汗淋漓是常态
7月18日,最高温38℃。上午10点左右,记者赶到重庆经开区一道路工地现场。太阳光强,伴随着热浪。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徐龙正现场检查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他迎着太阳光,豆大的汗珠布满额头,随手将汗水抹去,不一会儿汗珠又沁出。
今年38岁的徐龙是重庆经开区建设管理局的一名安全监督员,与侯廷春、刘亮2人负责经开区所有项目的安全检查工作。
热浪滚滚,盛夏已至,在频现的高温天气下,工地现场总是热火朝天:有的工人在平整路面,有的工人正用砖垒围挡……穿着运动鞋的徐龙则在现场来回走动,不时嘱咐注意事项。
“热啊,干一会儿,衣服就得湿透,过一会儿就又烤干了。为了预防中暑,我快把藿香正气液当水喝了……”徐龙说,入夏以来,为应对高温,他在车里备好了人丹、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物,一旦在施工现场觉得身体不适,便能及时服用。如果在巡视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工人有中暑现象,也会把车里的药品给工人用上。“有时候,我们举着藿香正气液佯装碰杯,一饮而尽。”在徐龙看来,户外工作中的这些苦中作乐,是他最独特的夏日回忆。
说话间,由于炎热,徐龙的T恤就已被汗水浸湿。“办公室里都放着好几套衣服,基本上每天都得换一两次。”再仔细一看,徐龙脚上穿的是厚袜而非薄袜。“穿厚袜能吸汗,穿薄袜走路打滑。”徐龙说。
原来,他们负责的工程散布在重庆经开区的各个道路、项目周边,为安全检查,他每天要走好几个项目,“每天最起码走一万步,大汗淋漓是常态。我们做建设这行的,已经习惯了。”徐龙笑言。
温度再高
也要保证项目安全运行
如果说施工人员是在一线对抗热浪的冲击,那么安全监督员则是在地面感受大地的炙烤,来回不停地巡视在各个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温度都高于当天的平均温度,脚踩在上面,隔着鞋都能感受到阵阵的热度,简直都可以煎鸡蛋了。”今年35岁的刘亮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还在认真地检查,“这也没办法,温度再高,我们也要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
80后的刘亮,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我感觉我的生活就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中,每天都在找寻不同的安全隐患。”意外的是当天检查中,刘亮在施工现场大门外,发现一名未穿安全衣服的扫路工人。“过往的车辆很多,真的是太危险了。”刘亮立马发起“疯狂劝解”模式。
他先是强行将工人劝回安全处,深怕来往车辆伤害到她。再不停地对工人讲述这一举动有多危险。直到工人穿上安全衣和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刘亮才肯“放”过她。类似于这样的劝解事件,每天都会发生。
经验老到
每天都在巧“战”高温
面对炎炎烈日,经验老到的侯廷春奔波于各个项目间,为一线的管理者出谋划策。“调整作息时间、搭建新澡堂、配备绿豆汤,要多措并举,巧‘战’高温。”侯廷春说。
侯廷春,今年55岁,几十年的建筑管理工作,让他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介绍,为了保障一线工人高温天气下安全作业,不仅要调整作息时间,还要专门设置工人休息室、医务室,配备空调,每天熬制绿豆汤,发放西瓜、藿香正气液等防暑降温物品。“在高温天气里,我们也会开展高温季节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夏季高温时段是否有工人户外作业等,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将按照行业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高温季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不出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