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不能再做生活的原罪

今日南川2018-07-14 09:44

——观《我不是药神》有感

雷坤强

最近很忙,只能偶尔翻阅朋友圈,却与《我不是药神》偶遇。不少人自发宣传这部电影,贴海报、发感言,或者就是分享几个影评链接。我预感这是一部现象级电影,遂抽空作了解,看完电影简介,仅凭题材涉及内容,便主观判定应该请朋友们都看看。

不负所望,电影深触到内心,收获了大家的泪水和思考。泪水,源于对负重前行者的敬佩,源于面对不可预知疾病的自我忧虑,源于电影故事呈现的人间温情。思考,源于对未解现实问题的忧虑,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期许,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与死,向来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由此形成的生死观,实际上是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紧密相连的。古往今来,人类都有一个追求的共向——生得体面,死得也体面。而伴随医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过程更具戏剧性,矛盾也更多。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体制,都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不同的努力。所以,电影呈现的沉重现实,并非只存在于中国,而是存在于整个有生命的星球——地球。它涉及的,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虽然电影在某些镜头上,将矛盾指向了药企,并塑造了一个较为负面的“医药代表”形象。但不可否认,这么做揭露了世界药品研发的问题,一款针对疑难杂症的药品研发,特殊的或许只是针对发病率相当低的群体,地球上几十亿中的极少比例,但这样的研发,需要耗费极大的专家力量和研发经费,耗费很长的研发时间和临床时间。那么,这样的研发,谁组织更好,谁来买单?纯粹交给自负盈亏的药企,必然涉及成本和回本以及回本后的后续研发。

所以,于笔者看来,电影虽以个案改编,反映的却是人类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些甚至超出医疗体制改革的能量。换句话说,我们目击的现实,看似钱可万能,其实并非都是钱能解决的。回望最近两天的朋友圈,《我不是药神》已然引发各种评论,且形成一股股热潮,论调也是相当具有“现实味”。有人说,多挣点钱吧,谁也不知灾难哪一天到;有人说多给自己买份保险,以防万一;有人说活着时对自己好一点……在这现实社会,就个体生存而言,说得都对,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

许因大家长时间生活在自媒体时代各种鸡汤环境里的缘故吧,平时鲜见电影呈现的沉重悲伤,所以当导演文牧野和主演徐峥揭开现实那道伤疤后,心绪就猛然爆裂了。不可否认,在观影现场,我也爆裂,旁边的男女爆裂,哭得稀里哗啦,我甚至为不相识的女孩,递上唯一一张纸巾;不可否认,在不少烂俗电影作品充斥的当下,应该为这样的作品致敬,为广电批审致敬,彼此都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电影呈现的只是一个用钱就能解决的病案个例,尚有诸多有钱也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医疗技术越发达,发现的疑难病症越多,需要解决的病症也越多。我相信当年鲁迅写“药”时也是这么想的。

我想说的是,看完这部电影,我们是否应该超越个体去思考人类共同体?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穷不是等死的理由!我们是否应该智慧地看待生与死?因为生与死本就是自然的规律!我们是否应该跳出物化圈体悟来到世界的意义?因为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并非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挣钱,你学医或者教书育人,就是为了钱吗?你想要当科学家拯救世界,就是为了将来过上物质世界的优渥生活?

社会进步到今天,最普遍最难解决的病看似是穷病,实则造成穷病的原因绝不是钱。倘若钱能解决一切,那么世界上将有更多的人坠入深渊。

生命就是从起点回到起点,如要得到更完善的生存保障,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更需要人类中的智者。这个智者,是我是你,也是他!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