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
■记者邓的
过去的水江镇山水村房屋破旧,土地撂荒,道路失修。如今的山水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培育加快推进,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村民素质得到极大提升……2016年,山水村成功摘掉市级贫困村的帽子,这离不开基层党建这个“红色引擎”。近日,记者就如何抓好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采访了山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罗家玲。
记者:罗书记,你好。请问今年山水村又有哪些脱贫新措施呢?
罗家玲:今年办理小额扶贫贴息信用贷款26户130万元。资助(减免)贫困户子女5.9万余元学杂费,为贫困户家庭子女22人提供爱心午餐。为全村贫困户及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免费体检;将贫困户纳入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将14户建卡贫困户35人纳入低保兜底。组织开展中蜂养殖、就业指导、月嫂等技术培训3次200余人。落实建卡贫困户务工就业81人,实现务工月收入20.77万元。
记者:你们是如何利用基层党建工作推动扶贫工作的?
罗家玲:一是牢固树立“党建助扶贫,扶贫促党建”理念。组织基层党建干部细致开展入户调查,围绕“六个精准”,对照帮扶措施,通过逐户走访,全面开展了“回头看”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座谈或打电话等形式,和贫困户拉家常,全面掌握了51户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家庭收支、致贫原因、住房保障、医疗救助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等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和贫困户之间的感情联系。二是深入开展宣传引导,营造基层党建浓厚氛围,提升脱贫攻坚实效。通过召开院坝会、一对一谈心和走家入户等方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对“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保”“小额扶贫贷”等相关扶贫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和讲解。将相关扶贫政策整理成册,整理完善“山水村干群连心卡”,最大程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三是把脱贫攻坚和党员评议结合起来,让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得到组织上的归属感、工作上的荣誉感,不断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激情,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记者: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夯实党建促脱贫工作呢?
罗家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动党小组和基层党员,进一步提高精准识别准确率,强化贫困户信息库动态管理,做到对象更加精准,帮扶更加精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向深入。大力推动晚熟李、中蜂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争取将5组红庙打造为乡村旅游景点。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级治理体系。以基层党建促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群众安居乐业、乡村文明有序的良好局面。将基层党建工作同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同步研究、同步规划,以治污、保洁、改厕、美化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保持山水村的绿水青山。做好群众思想转化工作,力争转变等、靠、要等被动消极思想,树立正面典型,强化积极引导,构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全员脱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