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创新80种棕制品获6项专利
中国彭水网 (全媒体记者 陈兴盛 廖 唯 文/图) 记忆中的棕制品,是农民田间劳作时必备的雨具蓑衣和农具背篓的背系。时光流转,蓑衣、背系渐渐离开人们的视野,棕制品却悄然化身为市间销售的工艺品、生活用品等。
汪付伦在摆放棕扫帚。
龙射镇银木村村民汪付伦,凭借祖传的制棕老手艺,不断创新、开发出80种棕制品,每年实现20余万元的收益,带动周边几十人一起制作、销售棕制品,走出了一条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重拾老手艺创业
以前,蓑衣、背系、棕刷、扫帚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生活用品被其他材质的产品所替代,制作棕制品的手艺人也都放弃了自己的老行当。
工人在给扫帚喷水,为筢毛做准备。
“我祖上三代人都在制作棕制品,我的手艺也是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汪付伦说,因为当地用棕制品的人越来越少,光靠这个手艺养不活家人,所以当初选择外出打工。
在浙江义乌打工期间,通过当地举办的展销会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了解到,棕制品的市场前景很好,于是就在当地购买原材料加工棕扫帚销售,由此开启了汪付伦的创业路。
2009年以前,汪付伦都是把加工好的棕制品,拿到义乌去销售,卖完了再加工。“以前也没想过要批量生产,转机得益于1000个蒲团的订单。”汪付伦说,这一次生意做成后,改变了他小打小闹的想法。
“有订单,生产就不会盲目,心里也有底。”汪付伦说,这次以后他就带着样品再次外出寻找客户。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安徽一家保洁公司看中了汪付伦制作的棕扫帚,第一次订了100把,并口头协议,只要产品好,就会一直找他订。
“尽管数量不多,但还是接了下来,用心做好这100把扫帚。期间也对扫帚做了些改进,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汪付伦说,8年来,这家公司一直都在用他生产的棕扫帚,每年在3000把左右,同时还增加了订货的种类,现在多数产品都销售给这家公司。
带着乡亲一起干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单凭汪付伦一家人制作棕制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他一方面聘请当地闲散劳动力来务工,另一方面寻求会这门手艺或者想学这门手艺的村民一起合作。
工人修整成品扫帚。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和标准来做,所以都要进行培训。”汪付伦说,村民都是将各种棕制品加工成半成品,他按照一定价格回收后,再进行最后的制作,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因为当地村民外出务工较多,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加之交通稍有不便,去年,汪付伦将加工点迁到了龙射镇上,吸引了不少在镇上送孩子上学的村民前来务工。村民陈德群就是其中一位。
制作棕制品都是手上活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棕制品加工的陈德群来说,初学时也不难。“我们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工序,好学易懂,所以一直都在这里做。一边送娃儿上学,一边还能挣几万块钱,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陈德群一边忙着为棕扫帚筢毛一边攀谈着。
8月20日,汪付伦组织了8位村民在为客户赶制棕扫帚。在简易的工作台上,村民们熟练地麻料、捆料、捆扎、筢毛、修边。汪付伦边扎边聊,“从原材料采集到扫帚捆扎、筢毛、修边,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二十多道工序。”
全部都是手工制作,因此对手艺要求很高,只能流水线生产,最后由他来把关每一件棕制品,要在他那里检查过关后,这件棕制品才算合格。
另外,还有12位村民自己在家按照要求加工成半成品,汪付伦回收后再完成最后工序。“这些人当中有老人、残疾人和妇女,但因手工制作成本高,他们都是利用农闲时节加工生产。”汪付伦有些担忧,担心他们哪天就不做了。为此,他急需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制作棕制品。“市场前景很好,只要大家一起干,就能增收致富。”
80种产品6项专利
多年来,汪付伦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和创新棕制产品。目前,他能加工生产包括扫帚、帽子、凉鞋、鞋垫、杯垫、床刷等80种棕制品,其中棕扫帚就有3款实用新型专利和3款外观设计专利。
工人在为棕扫帚锁把头。
汪付伦说,一路走来并不轻松,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要,在产品上不断改进、创新,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得到客户的认可、源源不断的订单就是所有付出的回报。”汪付伦说,回想当初一门心思改进棕扫帚的做法,还是很值得的。
为了拿下订单,汪付伦与客户加了微信,按照要求制作完成后发图片给客户,满意了就批量生产,不满意就继续改进。为了减轻扫帚的重量,他创新做法,制作出带珠扫帚;为了兼顾扫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制作出锁边扫帚。为了体现全棕制品,所有的扫帚全部用棕制作,甚至把头都用棕线锁扣,既美观又耐用。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棕制品的加工生产,汪付伦一边无偿教授手艺,一边拓展销售市场。“不仅要有人来做,做出来的产品还要销售得出去。”去年12月,汪付伦在彭水赶场电商平台开店销售棕制品,今年又在淘宝上开了店。他说:“我主要负责生产,网店交给儿子打理,现在就是想办法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