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小时候的味道——锅烙粑

彭水日报2018-09-27 11:15

中国彭水网(全媒体记者 蔡 秀 文/图)9月,进入初秋。低海拔地区的农户都忙着收割稻谷,为了一年的口粮忙碌着。而对于高海拔地区的大同镇村民来说,玉米一度成为他们的主食,玉米饭、面汤曾是他们饭桌上常见的食物,而另一种小吃——锅烙粑更是玉米刚成熟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如今,经济条件好转,整日以玉米为主食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而陪伴着大多数人度过童年时光的锅烙粑却深刻在脑海中,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时,一听说要弄锅烙粑,大人、小孩都高兴,大家围着锅边转,想吃锅底那一个油最多、最酥香的锅烙粑。”如今,说起儿时的味道,家住绍庆街道的王琼乐开了怀,满满的童年记忆,锅烙粑让她回味绵长。

那这让人回味不绝的儿时美食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今天和大家一起“解锁”。

刚入初秋,王琼家里最后一批晚熟玉米也进入了尾声。 为了能留住这一季节性的美食,家里人喜欢将新鲜玉米剥下后放入冰箱冷藏,以便日后食用。而这一天,已经年过八旬的夏吉平早早地、将剩余的玉米粒磨成玉米浆准备再给儿孙们做一碟子锅烙粑。

老人介绍,玉米浆最好是用石磨推成糊糊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辣椒、大蒜调味。如今,石磨已经少见,更多的是用机器将玉米打成浆。

磨好的玉米浆远远地就能闻到其清香味,因为加入了少许辣椒和大蒜,气味也就更加丰富。

将磨好的玉米浆搁置一旁。老人从后院里,摘取了一把新鲜的韭菜。洗净后,切成小段,加入些许调味盐一同放入玉米浆中搅拌均匀。玉米味、韭菜味、辣椒味、大蒜味都已完美地融入到了一起。

此时,灶膛柴火正旺,大铁锅里的水汽迅速蒸发。当火的热量传递给铁锅后,老人便忙碌起来。几滴清亮亮的菜籽油落入锅内,一刹那,青烟四起,油香扑鼻。

老人轻轻捧起玉米浆,生怕洒落丁点儿,一坨玉米浆在左右手手心的转动与翻滚下,瞬间变成了一个圆粑粑,往锅边一贴,便紧紧粘住。

“火太旺了,退一些。”老人说,做锅烙粑关键是火候,火太大,锅烙粑还没熟就糊了,火太小,油温不够,锅烙粑也就没了香气。

不一会儿工夫,满锅粑粑在油温的作用下“嗞嗞”发响。老人没闲住,拿起锅铲将烙好的一面小心翼翼铲起后,一翻转,金黄抢眼,顿生食欲。

待锅烙粑煎至两面金黄时就大功劳告成了。

院坝里玩耍的孙子、重孙们闻着香气都挤进了老人的厨房,围着这口贴着十几个锅烙粑的铁锅转悠。

“慢点吃, 慢点吃,小心烫着。”孙子们将老人团团围住,老人挑拣着熟透的锅烙粑每人分一个,看着孙子们吃得高兴,她也笑个不停。

外酥里嫩的锅烙粑,有着玉米的纯香也有着韭菜的清香味,带着油光菜籽油的外皮酥酥脆脆,堪比所有油炸食品。用手掰开,锅烙粑里冒着热气,韭菜味与玉米味完全融合,一丝清甜中带一丝菜香,既软糯又有嚼劲。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