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发展蚕桑 动员村民种植 黔江一对党员夫妇助力乡村振兴
华龙网7月26日16时09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他们两口子,在村里无论是在产业带动、和谐家庭、乡风文明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为乡村振兴发挥了一个党员之家的先锋示范作用,很多农户称他们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家庭。”近日,走进重庆市黔江区五里乡胡家坝村,黔江区政协驻胡家坝村第一书记龚明钢,向笔者介绍在一片碧绿的桑园里采摘桑叶的程举超、冉秋华夫妇。
以技术帮扶村民
据了解,程举超、冉秋华夫妇家住胡家坝村七组,程举超在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担任村文书工作;冉秋华从1993年开始,先后在村里担任妇女干部等职务,2003年入党,2014年到2016年,任村支部书记。
冉秋华在村里任职期间,程举超则在家流转土地,带动周围的农户大规模种植烤烟增收。农户没有烤烟技术的,程举超就亲手教村民育苗、栽种、管理、烘烤等流程。
程举超、冉秋华夫妇采摘桑叶。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那时候,我们村也是烤烟大村,在我们七组的范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烤烟。我就主动当起村民的技术指导,让他们所种的烤烟不但种出好产量,还要烤出好质量,卖出好价钱。”程举超说,这就是他对村民的承诺。就是现在动员村民栽桑养蚕,程举超仍然像当初种烤烟一样,对村民作出同样的承诺。
以基地带动农户
2014年,程举超将以前流转的100多亩烤烟地改种蚕桑,另外将附近外出务工村民的荒山荒地,流转130亩建成连片的桑园基地。
在2016年,程举超的桑园进入投产期,全年养蚕80余张,产茧80担,收入16万元。2027年,程举超另扩建了2处蚕棚,共养蚕170张,产茧170担,年收入35万元。今年,程举超计划养蚕200张,产茧200担,收入达到40万元。
该村支部书记陈春阳说,在程举超、冉秋华夫妇的带动下,村里的残疾家庭户简朝友发展了20亩桑园,一年有2万元收入;胡家坝村一组的杨正光, 2017年返乡种了50亩蚕桑,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0万元,还有七组的建卡贫困户杨汉华,也流转了100亩荒地栽桑。
程举超、冉秋华夫妇喂养小蚕。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以产业振兴乡村
胡家坝村是黔江区新一轮深度贫困村,全村2015年有建卡贫困户117户457人,通过扶贫攻坚,实施以产业的精准帮扶,其中有104户412人,在2017年实现脱贫越线。未脱贫的13户45人,通过发展蚕桑、药材产业和务工收入,在今年可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在程举超桑园基地的宋彩云,她丈夫在2012年因发生交通事故,落下肢体三级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她家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学生,全家的开支,靠低保及宋彩云在蚕桑基地务工收入来维持。
据了解,在程举超和冉秋华的蚕桑示范基地,不仅带动村里的村民成规模种植蚕桑,全年还解决当地低保家庭、残疾户和建卡贫困户40人务工。
“要让村里的蚕桑产业壮大起来,必须动员更多的村民返乡发展,才是产业发展的硬件。只有产业振兴了,生态振兴了,人才振兴了,乡风文明了,乡村才会振兴。”程举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