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委研究员李启波: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研读农业科技杂志。
现代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而科技最终落地,转化为生产力,还得靠农技员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在我区,有着一批懂政策、有技术、熟悉市场的农技员,他们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来到田间地头直观地展示给农户,让农户能看得见、学得来、上手快,避免种植风险,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李启波正是这群农技人员中的一员。
1982年,刚参加工作的李启波被分配到地区偏远、农技推广难度大的峰高、盘龙和荣隆等地担任农技员。在那里,李启波数月不回家,每天走村串户,进田间、下地头“问诊把脉”,从育苗、种植、施肥到管理、养护,解决农民在耕种时遇到的困难,当起了“农田保姆”。
这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在李启波的努力下,主持策划包装国家和市级重大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项目40余项;主持引进黑花生、成功1号和一代天使花椰菜等新优品种100多个;示范推广蔬菜大棚栽培、二氧化碳施肥、嫁接育苗等16项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50余万亩次,新增纯收益3亿多元;主持“仔姜连作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运用,实现同一地块连作最长可达35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助农增收2亿元,促进了荣昌蔬菜、茶叶、果树等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李启波除了在农技第一线奔波,他还是理论的研究者。36年来,他把双脚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成功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撰写《荣昌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蔬菜(生姜、竹笋、红薯粉条)发展规划(2016—2018年)》《荣昌生姜种植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等业务技术资料190篇,在全国核心期刊、重点刊物等发表科技论文20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00余场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获“2008—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以及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次,厅局级表彰2次,区县级先进表彰9次。
“农技人员只有走到农民中间,才知道农民需求什么,只有走近田间地头,农业技术才能找到结合点,才会变成效益。”李启波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他看来,农业的出路在科技,而打开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要大胆创新。如今,身为区农委研究员的李启波表示,下一步将集中精力积极探索,为农业发展想新点子、找新办法,发挥专家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引进适合区域的新品种、指导产供销、创新技术预防灾情、突破技术障碍保产量等,进一步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用科技撬动产量与收入,为农业生产点石成金。
记者 魏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