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小夫妻扎根民宿园 乐“陶”乡村文旅发展
自制陶艺作品展示。
管永双和李云杉在泡茶品茗。
青山果林中的“通安小栖”。
位于安富街道通安村的“通安小栖”是一座由旧宅改造而成的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总投资近200万元,占地约600平方米,预计7月初对外开放营业。“通安小栖”的主人翁是一对“90后”夫妻,被荣昌陶所吸引,爱上了“陶文化”。
川美“90”后夫妻爱上民宿园
走近“通安小栖”,四周青山果林,青竹掩门,主厅设有一间茶室,摆放着上百件陶瓷工艺品,精美雅致。
“通安小栖”民宿是90后川美毕业的管永双和李云杉夫妇与当地通安村一起打造的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管永双介绍,“通安小栖”是该村上世纪60年代专为下乡知青修建的一个四合院,2017年9月进行改造,其旁边为宋朝古窑遗址——瓷窑里,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个四合院建筑因年久失修,陈旧破烂,通安村用5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等,对‘通安小栖’进行加固维修,完善了路、水、电等配套设施。”管永双介绍,他接手“通安小栖”后,将民宿布置为2间大床房、2间标间、1间套间,最多可容纳12人入住,同时配有餐厅、茶室、树屋、陶艺体验室等设施。
“接下来民宿将会逐渐开放染布、插花、茶艺、做陶等项目。”管永双说,开民宿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安富本土的陶文化,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
扎根安陶小镇造窑做陶
管永双系四川达州人,2013年还在川美就读工艺设计陶瓷专业的他跟随老师到荣昌安富参观考察,第一次来就被安富的陶土吸引。“荣昌安富的陶土我认为是最好的,能做出上等陶瓷作品,让我找到了一种制陶的归属感。这是我作为陶专业学生的一种情怀和匠心。”管永双告诉记者,因为被安陶土深深的吸引,毕业后他们小两口决定来到安富扎根做陶。
2015年,管永双最初是在镇上一家制陶厂做设计,一年后辞职。小两口来到安富洗布潭村徐家坡一家民房居住下来,准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造窑做陶。
管永双说,当时他和妻子推着“鸡公车”,将建窑需要的砖瓦一砖一瓦地从山下运到山上,没有人帮助。为了造窑,两人花光了所有钱,还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非常艰辛。
2017年2月,在安富街道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申请到了小微企业补助,夫妻两人建好了预想的柴窑,成立了“西山雨”工作室。“去年2月第一窑的作品出炉后,许多村民和当地的陶艺人跑来参观,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好评。后来4月份,第二窑的作品,引来了更多参观的人,这为我创作更多的作品增加了信心。”管永双说,现在民宿主厅上摆放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去年的柴窑烧制而成的。
挖掘“陶文化”服务乡村游
“开这间民宿的初心其实是想传播好荣昌陶文化、做好陶艺。荣昌陶工艺品已趋于断代,但工艺品是陶的灵魂,作为90后,我想将这份工艺传承下去。”管永双说。
管永双希望,“通安小栖”不仅让游客能在民宿里感受陶艺制作过程,从而深入了解荣昌陶文化和历史,还能吸引全国各地的陶手工艺人来到他的店里一起探讨陶文化,从而带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发展。
“知青点精品民宿我们引进了川美陶瓷专业毕业生,两人不仅对陶瓷有研究,同时对民宿非常有兴趣,整个民宿的主题突出了陶艺文化,契合他们的专业,也符合安富发展的需要。”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介绍,安富作为全区的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通安村是发展的主阵地,因此村里把三个集体经济项目定位为文化、旅游项目,一个是老酒厂改造为了安北陶艺村,第二个是知青点改造成为了精品民宿,第三个是淘宝老街的门面改造成了旅游产品销售体验店,三个项目都服务于安富的文旅融合发展。
张雪介绍,“通安小栖”作为目前重点打造的一个试点项目,通安村将继续围绕文旅发展的大好机会,结合通安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通过策划包装相关品牌,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带动产品原材料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利用“在村头”农业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助推通安村乡村旅游发展,有效促进三产融合,让通安百姓共享集体经济成果。
记者 邓 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