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关注】非遗在社区2017-2018重庆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荣举行

荣昌报2018-07-02 14:59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气韵生动的羽毛国画、造型独特的黄杨木雕、让人爱不释手的蜀绣手机壳……6月30日,由市文化委等主办,重庆日报等承办的“非遗在社区——2017-2018重庆传统工艺振兴活动”在荣昌区行政中心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重庆·贵州学员研修成果展”在活动现场展出,这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贵州染织绣研修班和重庆传统工艺研修班,60名非遗传人结业一年后的成果汇报展。近百件展品类型丰富,创意十足。

灯光装置让羽毛国画光彩夺目

听过工笔和写意国画,可你知道羽毛国画吗?重庆日报记者被顾倩创作的4件羽毛国画作品打动。一件名为《牡丹》的羽毛国画,因为有了灯光装置的衬托,显得光彩耀人。仔细观察,会发现作品层次丰富,鸡、鸭、鹅等家禽的羽毛十分灵动。

据了解,顾倩2008年大学毕业至今,全职创作羽毛国画。这项渝北区非遗在她手中,变得更加时尚且贴近生活。“《牡丹》可以作为床头灯,兼具实用价值和美观效果。”她认为,非遗和生活贴近,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在苏州学习了一个月,对我创作羽毛画有很大提升。”顾倩介绍,研修期间学习了线描、花鸟画、素描等,“现在会从素描的视角挑选羽毛,让作品富有层次和变化。”

据介绍,顾倩的工作室位于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她对非遗的热爱和执着在当地社区已经成为一道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非遗。

这件木雕最薄处只有1毫米

干枯的荷叶已经失去生机,边缘到了支离破碎的境地,一只翠鸟落在茎上,静静地凝望着这朵荷叶……周宫平创作的黄杨木雕《秋语》充满禅意,吸引了众人围观。

据了解,这件作品用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历时近5个月,荷叶部分足足用了近3个月雕刻。“最薄的地方只有1毫米,表现出荷叶轻薄的状态,又不至于弱不禁风,很考验雕刻功力。”他说,作为渝派黄杨木雕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希望把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蜀绣和更多材质跨界结合

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可是,传统的蜀绣多是售价不菲的工艺品,如何让其走进日常生活,成为摆在蜀绣区级非遗传承人王晖面前的一个难题。

“非遗应该回归当代生活,不能被束之高阁。”王晖说,蜀绣要传承下去,必须让大家熟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2017年,在苏州研修结束后,她利用3D打印技术,将蜀绣针法设计成的凤凰纹样印制在手机壳上,售价仅几十元,近一年来销量达到近8万个,很受市场的欢迎。

重庆日报记者现场看到,现场展览的3个手机壳分别为蓝色、银色和红色,表面凹凸不平的蜀绣纹样富有质感。“我在寻求蜀绣和更多材质的跨界,让蜀绣成为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非遗产品。”王晖说。

相关新闻>>>

近20位专家学者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支招

6月30日上午,参加“非遗在社区——2017-2018重庆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的专家学者、贵州与重庆两地的非遗传承人等,前往安富街道参观荣昌陶博物馆,了解荣昌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天智陪同。

活动中,与会人员详细了解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以及和泥、拉坯、粘接、打磨、刻花等装饰和烧制数十道工艺流程,对荣昌非遗文化的发展、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荣昌陶的制作技艺表示称赞。

穿着一身苗族服饰,来自贵州省台江县的非遗传承人张文英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荣昌,这里优美的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精湛的荣昌陶制作技艺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放活动搭建的平台,助推贵州省台江县与重庆市荣昌区在非遗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繁荣振兴传统工艺,助推两地发展。

来自重庆本地的漆器工作室负责人陈芷月则表示,荣昌陶造型优美,陶器上图案活灵活现。她希望下一步能加强与荣昌的沟通与联系,振兴传统工艺,共同助推全市非遗产业的发展。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赵罡表示,荣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这为更多的陶艺工作者搭建起了创新创业的平台。他希望,荣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快对荣昌陶的形象定位,做出更多更具地方特色的陶器作品。

区文化委、安富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该活动。

稿件来源:重庆日报,本报记者  薛晓霞  刘 娟  综合报道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