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邓俐
走进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小栖”民宿,青砖绿瓦掩映于一片橙林,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悠然闲适。走进院子,一株富有年代感的黄葛树,冠盖如伞擎在四合院上方。进得主厅,只见茶室里摆满了精美的荣昌陶工艺品。一对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90后”小夫妻“隐居”在这里,以陶文化为基础,发展陶主题民宿,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的特色道路。
荣昌陶在乡村的繁育发展,正是荣昌结合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发挥特色文化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荣昌陶器、荣昌夏布、荣昌折扇是荣昌区拥有的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产业。仅在荣昌区盘龙镇返乡农民工夏布微企孵化园,就有近百家微型企业进驻,夏布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年产值已达上亿元。
因地制宜做强“一片陶”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这首流传百年的民谣描述的是荣昌陶器的生产盛况。始于宋代,红如枣、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重庆荣昌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如今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昌区安富街道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不仅陶土资源丰富,陶产业发展也生机勃勃,已经初步构筑起陶文化旅游消费地带和陶产业链,陶文化与旅游产业迅速发展。
“通安小栖”民宿就是陶旅融合的一个产物,它的经营者是管永双和妻子李云杉。还在四川美术学院上学时,管永双就跟随老师到荣昌采风,第一次来就被荣昌上好的陶土惊艳到了。
“我是学工艺设计陶瓷专业的,这里的陶土我认为是最好的,能做出上等陶瓷作品。”2014年毕业后,管永双和妻子毅然来到荣昌区安富街道,扎下根来,专心陶艺。开始是在一家制陶厂做设计,一年后有了一些积蓄,小两口决定到农村租民居,自己造窑做陶。
“通安小栖”民宿,便是他们与通安村一起打造的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这里不仅提供了乡村旅游休闲场所,还能够收藏陶艺品、体验制陶烧陶,让陶文化在乡村文化中牢牢扎根。
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告诉记者:“通安村的民宿将会逐渐开放染布、插花、做陶等项目,充分利用本土的陶文化,让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
通安村所在的荣昌区安富街道,除了围绕陶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之外,还拓展融合发展思路,打造“安陶小镇”,强化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根本”,着力挖掘陶历史和陶文化,大力培养陶人才,培育和发展陶市场,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安民富商的陶文化主题特色小镇。2017年,安富街道陶产业年产值35亿元,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1亿元。
围绕做强“一片陶”,荣昌在抓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还重点打造荣昌陶瓷工业园,先后引进唯美集团、惠达卫浴、金意陶陶瓷集团等一批国内高端陶瓷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在100亿元以上,力争落地30-50家电子陶、环保陶、生物陶、打印陶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集群达到300亿元左右的规模。
根植传统文化做靓“一匹布”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在西装上别了一朵引人注目的红艳“海棠花”,引发了一场小小的“海棠旋风”。这朵特别的“海棠花”,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的衍生品。
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荣昌夏布,有“农耕时代至今最为古老的织品文化活化石”之称,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的特点而闻名,早在清朝康熙时期,就已远销朝鲜、日本等国家。2017年,荣昌夏布及关联产业产值达31亿元。
“唧嗒唧嗒……”走进荣昌区盘龙镇,阵阵机杼声如同一首节奏欢快的古老歌谣,吟唱着一个传承千年的故事。一寸寸夏布从这些歌谣的源头、从织布机上生长出来,经纬疏密间素雅古朴之意扑面而来。男女织工埋首一台台木制机器,双手不停地将梭子来来回回穿梭在一横排苎麻线间,恍惚中好似回到了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
盘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镇上3家织染公司以及成千上万农户家中共有夏布织布机9000台,约3.2万人从事夏布产业,年产细夏布100万匹,产值达两亿元。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张义超对荣昌夏布情有独钟,多次携荣昌夏布创意作品,登上国际国内舞台,包括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澳大利亚珀斯举办的“中国沉思:时尚之旅”时尚艺术展。60套融合了荣昌夏布工艺与陶文化元素的夏布创意作品,登上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时尚平台——中国国际时装周,向全世界展现了荣昌源自千年传承的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需要‘动起来’而非‘冻起来’。”曹清尧告诉记者。2008年,荣昌夏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设有传统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同时还鼓励培养技能人才做“传播者”,加大夏布衍生品开发力度。荣昌夏布被制作成家居饰品、床上用品、中高端服装等,市场前景广阔,2017年出口创汇达到上亿美元。
“夏布已成为地方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曹清尧说。荣昌夏布正积极开拓传承,建成重庆市首个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荣昌夏布研发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麻纺业创意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数据中心和电商平台,以创新带动夏布产业深度发展。
拓展产业链做优“一把扇”
荣昌折扇源于宋代,是早已公认的全国三大名扇之一,曾远销泰国、印度、缅甸等国。荣昌折扇于200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当地乡村生长的优质黄竹,为荣昌折扇制作提供了第一道工序材料——扇骨。选取没有斑纹的竹子,经过清水浸渍、刨去青皮、劈成篾条、细剖细磨等工序,最后才设计扇面图案。
64岁的陈子福是荣昌折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出生于折扇世家,13岁正式进折扇厂做学徒。他把来自乡村的荣昌夏布和荣昌折扇有机结合,研制出了夏布折扇。古老夏布与折扇工艺这两件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更加彰显中国传统工艺古朴、典雅、深沉之魅力,可赏、可藏、可用、可玩的夏布折扇从此声名鹊起。
同为折扇传承人的李开军,不仅从陈子福那里学到了制作夏布折扇的工艺,并且对折扇行业的新变化、新发展抱有期待。“在今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我们制作的荣昌折扇被作为‘市礼’送给前来参会的1000多名国内外嘉宾。”李开军自豪地说。
“我们把荣昌折扇拟定为新的发展课题,通过广泛调研,进行重新定位和空间拓展,为折扇产业寻求‘蝶变之路’,让老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新增长。”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培育折扇生产龙头企业,成立荣昌折扇行业协会,让相关企业抱团发展,谋求出路。另一方面,建立荣昌折扇传承、实作、体验、展销基地,融入中国夏布时尚小镇。同时,引进苏杭制扇先进技艺,加强荣昌折扇衍生品开发,让荣昌折扇从生活用品“蝶变”为艺术品,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荣昌区把“非遗”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2017年荣昌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荣昌陶器及关联产业产值达35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全区共有夏布出口企业29家,年产值约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3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美丽乡村的历史文化气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文化发挥作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荣昌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再反哺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曹清尧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