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佛春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大师刘永武:一生一斟一酌酿酒香
查看粮食发酵情况。
手握发酵粮食闻酒香。
在精彩纷呈的酒行业,每一类酒种都向消费者散发着酿造的酒香,每一类酒种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打拼着的人们。重庆金佛春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工刘永武32年如一日,以酒厂为家,为金佛春酒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1岁进酒厂,潜心学艺,掌握酿酒的“精髓”
1986年9月18日,对21岁的刘永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走进还是小作坊的金佛春酒厂,成为一名学徒。
刘永武当过饲养员、记工员、播种收割样样学,干遍了农活,经受了苦寒,造就了他朴实憨厚,吃苦耐劳的品格。
最初,刘永武在酒厂里抬箩筐、在锅炉房筛煤、在粉碎车间推磨,脏点累点倒也无所谓,看着工人们配料、拌合、上甑、踩窖、封窖、取酒……一道道生产工序,像纪录片一样深深地嵌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酿酒的师傅看刘永武好学,就让他打下手,忙前忙后,偷偷学技术,更用心记下师傅的每个动作。下班后,迫不及待拿出本子,把看到学到的手法、过程、心得全部记录下来。一天天的累积,一次次的反复摸索,刘永武从中摸到了一些经验。
刘永武的师傅,是酿造环节的行家,也是勾调环节的高手。看到他聪明好学肯努力,并且机灵勤快诚恳,也看到了他立志学艺的诚心,慢慢地传授酿酒的“绝技”,教他“真本事”。很快,刘永武掌握了酿酒的精髓。
师傅本来就年高,有心让刘永武传承技艺,各个流程让他亲手操作。不到5年,刘永武成了酒厂的“烤酒匠”和“掌舵人”。
学无止尽。成为金佛春的总工后,刘永武还邀请泸州老窖“泰斗级”酿酒大师宋德荣、卫树清来企业当技术“顾问”,跟班学习3年。刘永武还拜重庆糖酒公司酒类专家刘森华为师,潜心学习酿酒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刘永武获得国家级一级酿酒师。此后,应邀担任重庆市白酒评酒委员。
近10本笔记,记录白酒的酿造技艺和流程
同样是烤酒匠,别人按老师说的做,什么都不想,烤酒就烤酒,而刘永武却不同,他爱观察、爱记录、爱思考。
“酿酒技艺自古以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和科学依据,全凭实践经验和感官判断。为什么这口窖池的酒能出好酒?为什么那口锅蒸的酒产量大?但是谁都说不清。”刘永武暗暗发誓,要弄懂其中的奥秘。
忆及那段辛苦的岁月,说他是一个另类的烤酒匠——做完活儿,别人都是闲聊喝酒休息,他却在整理笔记。
至今,刘永武已经整理了近10本笔记资料,在建窖、配粮、开窖、起窖、拌料、润粮、下曲、踩窖、封窖、上甑、蒸馏、取酒……都进行了详细记录,手稿记录下来,成为传承白酒技艺最宝贵的可读“秘籍”。
酒是“活的”,舌头是最好的“仪器”
在刘永武眼里,一个优秀的酿酒师,必须具备在酒中捕捉细微差异的能力,一口下去,能马上判断出来水是什么水,植物是什么植物。就拿水来说,要品尝出酒的差别,必须品尝出水的差别。会经常品尝井水,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和自来水等各种水,只有一一分别清晰,才能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仪器”。
“白酒从开放式生产到贮存的过程,自然环境和温湿度的变化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比方,今天风大,明天阴天,空气中的不同微生物含量、数量、比例都会不同,产出的和贮存的酒都会发生变化。”刘永武说,酒是“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调出好酒必须得不间断的品评、调整和保持。
酿酒行当的严酷性也在这里:再聪明的人,包括感官体验再敏感的人,没有漫长的时间的积累,也还是学不出来,只有不断品尝,不断建立自己的系统,才可能有所成就。为此,刘永武不得不进行成千上万乃至上亿次的“重复”训练,掌握其中的“秘笈”。刘永武说,“所谓匠心,我觉得就是不厌其烦的坚持和在坚持过程中的持续改进。往往方式方法越简易,越能做到结果最精益。”
“酿酒要有‘头脑’,‘酿’要有‘良’心。”在刘永武看来,首先是对粮食的敬畏,一粒高粱得来不易,不可浪费;其次是对工艺的敬畏,一项技术都是千年的积累,要学到位;还有是对质量的敬畏。刘永武说,酿酒劳动强度特别大,一般进入开酿季节,酿酒师傅就得每天24小时待在厂里,随时把控发酵进程与节奏。没有敬畏心,怎么经得住这番考验?
心心念念一杯酒,坦坦荡荡一世情。有酒的地方,就有情怀;有酒的地方,就有传承;有酒的地方,就有故事,刘永武,一个普普通通的酿酒大师,在酿造“金佛春”的路上继续前行。
记者 张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