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党建引领文明乡风 市民学校助力脱贫攻坚

荣昌新闻网2019-01-04 10:15

“小苔花市民学校”为学生开设“一片陶”陶艺体验。

“小苔花市民学校”向村民培训竹编技术。

2018年,盘龙镇永陵村创办“小苔花市民学校”,把学校办到了村民家门口,为村民和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助推脱贫攻坚——党建引领文明乡风 市民学校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8月,我区从区级机关选派36名工作人员,组成12支工作队,进驻12个脱贫村,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廖雪红和工作队成员陈远富、戴顺鹏就是其中的3人,驻盘龙镇永陵村后,在该村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开办“小苔花市民学校”,提供关爱服务,建设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

搭建学习平台 丰富学生校外生活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永陵村党支部组织50余名村民代表,举行了“小苔花市民学校”开课典礼。

“在画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用眼睛和心灵去发觉身边风景和事物,然后用笔描绘出来。”在第一堂课上,大学生村官对20余名6至12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我爱我村”的美术专题培训,为孩子们搭建学习平台,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观摩,丰富校外生活,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我家小孩从小就喜欢画画,可村里资源有限,一直没有机会上培训班,这下好了,市民学校把专业老师请过来,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专业的美术培训,这下她心里乐开了花。”村民们纷纷表示,村党支部考虑非常周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小苔花市民学校’开办之前,还担心没人来。没想到,村民们积极踊跃,实际参与人数每次都大大超出报名数。”盘龙镇永陵村大学生村官龙露激动地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盘龙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胡大惠说。永陵村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举办“小苔花市民学校”,针对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以专题培训、政策宣传、文娱活动等方式,提供关爱服务,充分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培训就业技能 巩固脱贫攻坚

据悉,“小苔花市民学校”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亮点纷呈的活动:在6—12岁的留守少年儿童中,开展“我爱我村”美术培训、“一片陶”陶艺体验、“祖国花朵”纸艺培训、“一站到底”知识竞赛等活动,累计参加138人次;在留守妇女和老人中,开展花椒种植、杂柑种植、生姜种植、畜禽养殖、竹编技术等培训,累计参训182人次;在贫困户和脱贫户中,开展“话扶贫 感党恩 比干劲”主题教育、扶贫扶智技术培训等活动,累计参训144人次;在特殊家庭、残疾人和五保户中,开展特殊家庭关爱、五保户供养政策及申报程序等宣传活动,累计参训121人次;在全体村民中,开展各类种养殖、村规民约、扫黑除恶、十星级文明户等宣传培训,累计参训762人次。

“这是一个属于居民自己的学校。”永陵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廖雪红说,学校突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村民参与”的理念,通过专题培训、政策宣传、深化服务的方式,针对花椒、杂柑、生姜、竹编等方面,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带动群众相互帮助、共建共享,让群众掌握就业技能,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无意间看到社区办公室外挂着杂柑培训的条幅,我就进去咨询了相关情况。参加完杂柑种植培训后,我对杂柑标树苗选择、栽培、造型、病虫防治等技术要领和市场前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永陵村3社村民古方伟家有20亩地,长期用于传统农作物耕作,收入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参加杂柑种植培训后,他准备将自家20亩地进行发展杂柑种植走上致富路。

强化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廖雪红介绍,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是帮助群众脱贫最快的方式。从今年8月驻村以后,工作队通过走访,了解到全村的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弱势人群比例较大,在“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思路的基础上,精准制定关爱弱势人群的“一二三四”扶贫工作方案。

“‘一二三四’扶贫方案即举办一个‘小苔花市民学校’,发展花椒、杂柑两个种植基地,确保教育、卫生、住房三个保障,开展花椒种植、杂柑种植、畜禽养殖、竹编技术等四个重点培训。”廖雪红说。目前,花椒基地已发展种植110亩,杂柑基地已完成土地整治60亩。

而创建市民学校目的是旨在提高农村贫困户的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为今后就业之路创造更多机会,以此实现素质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通过培训,我结识了好多姐妹,社区内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说起市民学校的好处,社区村民周光琴深有感触,她拿出自己在市民学校课堂上制作的竹编作品,包括杯垫、提篮、相框等,看起来清新自然。“竹家具没有化学物质,很环保,还有不干裂、变形的特点,做好的竹编产品还通过农村电商进行销售,学到技艺还能带来一笔收入,真是太好了。”

一所“市民学校”成为社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提高居民素质、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下一步,我们还将以服务的理念继续做好服务工作,优化市民学校课程内容设置,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这里是一个服务社区的‘大舞台’‘大课堂’。”廖雪红说。

记者 魏 霞 通讯员 戴顺鹏

审核:周希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