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历时数月调研学前教育 聚焦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不放心

重庆日报2018-05-28 10:35

2017年,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某幼儿园计划招生125人,8000多人网上报名,不到1分钟名额被抢光,优质普惠幼儿园太难进怎么办?

在明日开幕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

此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前往重庆市多个区县,历时数月,就我市学前教育情况展开了专题调研,摸清我市学前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不放心”问题突出,优质普惠园“一位难求”

专题调研组成员、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皮晓青表示,重庆市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城乡之间、公办园和民办园之间、普惠园和非普惠园之间、公办园中独立建制和非独立建制幼儿园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还很突出,“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不放心”问题普遍存在。

【问题一】入园难:八千多人网上报名 不到1分钟抢完学位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收到的五千多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成的幼儿家长期望孩子上优质公办幼儿园,绝大部分幼儿家长偏爱优质普惠幼儿园。

优质普惠幼儿园,主要指一级以上的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部分幼儿园总体数量和学位数很少,学位供需矛盾突出。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一级以上优质园仅占7.5%。

记者了解到,渝东北地区一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7年秋季招生人数与报名人数比例达到1:300;渝东南地区一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7年计划招生125人,8000多人网上报名,不到1分钟抢完学位。在主城区,优质普惠幼儿园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优质公办幼儿园更是“一位难求”。

【问题二】入园贵:“外教双语”等噱头推高收费价格,家长难以承受

记者还了解到,部分新建城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少,非普惠性民办园比较集中,居民只有选择让幼儿入读非普惠性民办园。这样的情况,在主城区一些城市发展的前沿地带尤为突出。

一些非普惠性民办园还通过“豪华装修”“小班额”“外教双语”等噱头提高收费。这样的情况在主城区更为明显,一家三级幼儿园备案收费每生每月近3000元,还有一家民办幼儿园备案收费每生每月超过7000元。

专题调研组认为,“成本核算、收费备案”机制不健全,物价部门对非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成本“备而不核”,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民办园收费虚高。

【问题三】入园不放心:普惠性民办园成“低价低质园”代名词

孩子入园之后,家长并没有松口气。专题调研中,许多幼儿家长对办园质量、安全、膳食营养等问题表示了担忧。

专题调研组表示,“入园不放心”问题客观存在,某种程度上,普惠性民办园已经成为“低价低质园”的代名词。

记者从专题调研组了解到,部分幼儿园租用“门面”开办,一些幼儿园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农村地区存在家庭作坊式民办园,甚至还有未取得办园许可的非法办园。部分农村边远地区的幼儿入园路途较远,乘坐“黑校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此外,部分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卫生条件不达标、进货记录缺失、食品未留样备查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优质普惠幼儿园数量不足,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

专题调研组认为,“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不放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优质普惠幼儿园数量不足,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针对问题,专题调研组进行了深入分析。

【根源一】超9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未移交政府

记者从专题调研组了解到,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目前,我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遍未按规定移交给政府。市教育评估院2017年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未移交给政府。这些配套园大多被开发商出售或出租,其中70%以上办成了非普惠性民办园。已经移交的配套幼儿园,也没有按规定举办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如有2个主城区的6所已移交给政府的配套幼儿园被举办为非普惠性民办园。

此外,部分幼儿园规划建设未按标准执行,布局不合理,也加剧了“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

专题调研组还发现,一些区县公办园特别是主城区公办园普遍存在违规变相收取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情况,有的幼儿园还以特长班、兴趣班等名目收费。

【根源二】月工资两三千元 幼教岗位难留人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我市有在园幼儿95.9万人,教职工9.1万人、专任教师5.6万人。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职工与幼儿比1:10的最低标准计算,需要教职工9.59万人。按照标准班额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每班配备“两教一保”计算,需要专任教师6.39万人,缺口显而易见。

缺口为何这么大?专题调研组认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幼儿园为控制成本,未按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落实每班“两教一保”的规定。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编制与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使用,没有单独核定编制,区县将更多编制用在了中小学。记者了解到,全市独立建制公办园中半数以上教职工为临聘人员,学校附设幼儿园大量使用临聘人员。

此外,公办园编制外的临聘教师工资普遍比在编教职工低40%以上,同工不同酬。民办园专任教师工资每月2000元至3000元,保育员工资每月1500元至2000元,部分远郊区县更低,民办园幼儿教师普遍在寒暑假只有500元至800元的收入,甚至个别幼儿园保教人员寒暑假期间没有收入。一些幼儿园未按规定为保教人员购买保险,也有保教人员因担心到手收入太低而放弃购买保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财政分别补助一、二、三级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800元、700元、600元,但要求幼儿园收费不能超过每生每月600元。

“上有限价,下有成本上涨,许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挣扎在生存线上。”在调研中的一场座谈会上,一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坦言,该幼儿园的场地租金约占总支出的30%,保教人员工资约占50%,每月两三千元的教师工资,要靠开了些课外班才能够发出。这位园长认为,工资收入低导致了幼儿师资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幼儿园老师则坦言,有很多工作,月薪同样两三千元,但承受的压力和辛苦程度远低于幼教岗位,“想要坚持,真的很难。”

着眼提高普惠率和满意率,提6项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专题调研组提出了6项具体建议。

【建议一】切实履行市政府学前教育主导责任

专题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应把加强学前教育最薄弱环节作为优先任务,把调整师资等资源配置作为根本措施,把创新监督和管理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建议二】严格落实国家和市级政策规定

专题调研组建议,严格执行“每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要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学前教育经费,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的规定,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幼儿生均投入。要科学预测适龄幼儿的分布和流动趋势,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调整完善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增加总量,优化结构。

市政府应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存量情况,配套出台清理和整改的后续政策,一园一策,不搞一刀切,通过回收、回购、转制设置等多种方式,办成普惠园。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情况,政府加强督查,部门加强监管,重点监督规划落实、园舍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和办园,确保公益普惠的属性不变。

【建议三】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专题调研组表示,全面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水平,要坚决防止“普惠率上去了,群众的满意率下来了”。

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办园,切实将公办园全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更多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在土地、建设、税收、审批登记、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大力引导并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持续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办学水平。

【建议四】努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专题调研组认为,要在努力提升保教人员素质的同时,保障人员待遇。一方面保障编制内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另一方面投入专项经费,重点购买保教岗位服务,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聘用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努力实现同工同酬。

【建议五】进一步加强办园行为监管

专题调研组建议,试点指导和支持部分示范幼儿园研究“模块化”“菜单式”教学大纲,将优质教学变成有量化、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供其他幼儿园参考或者参照,缩小因师资差距导致的保教质量差距。

【建议六】加快制定我市学前教育地方性法规

专题调研组还建议,就政府及部门职责、财政投入保障、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幼儿园规范管理等重要内容开展深入研究,抓紧调研起草法规文本草案,成熟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