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从小处着眼 为城市增添绿意 绿地建设见证我区城市发展

沙坪坝新闻中心2018-12-11 10:38

居民在沙坪公园休闲娱乐。

天星桥街道泉景民生绿地公园。

井口镇果园社区小湾居民楼下。

城市,不仅有水泥森林,交通路网,也应该有绿树成荫、花草葱茏。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区是如何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为居民营造一份自然绿意。

开放:

从收费到免票,核心区公园成居民私家园林

11月26日,沙坪公园内常绿植物生机勃勃、落叶植物色彩缤纷,虫鸣鸟叫,一派自然景象;跳舞、下棋、闲逛、喝茶,市民游人络绎不绝。

“只要不下雨,我基本每天都会来,沙坪公园环境好,人能待得住。”今年70岁的李德民把手背在背上,踱着步向不远处下象棋的人群走去,那里是他常去的根据地,还没走近就有人向他打着招呼。

李德民现在家住小龙坎,不到20岁他就到沙坪坝来上班。但说到对沙坪公园的熟悉,却是在最近十几年时间才逐渐熟悉起来,以前,沙坪公园对于重庆人来说是如雷贯耳,但远没有现在这样可人亲近。“以前要收门票,我记得退休前是五块一张票,那时候吃碗小面不到2块钱。”对于李德民而言,当时去一趟沙坪公园是在逢年过节或者特殊节日时才能体验的“享受”项目。

真正开始如此容易的拥抱闹市区里的绿色公园,是在2006年,那一年,沙坪公园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李德民清楚的记得,当时只要有朋友来家里拜访,他都会带朋友们去沙坪公园里转一转,沙坪公园成了李德民家专用的“照片背景”。不仅是李德民家,沙坪公园也成了周边居民乃至沙坪坝人休闲的最佳场所,每天的游人接待量都在3万人次以上。

沙坪公园作为全市最“老”的公园之一,始建于1957年,是我区第一个建成并投用的城市公园,也是我区城市核心区的唯一公园绿地。公园占地240余亩,是一个以植物造景为主,集游览、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公园,拥有茶花园、盆景园、许愿池等多个不同的景点。由于公园紧邻三峡广场商圈、周围住宅林立,常常是居民健身、游玩的必选场所。2006年,根据重庆市《公园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沙坪公园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居民从此可以轻易地拥抱城市绿色。目前,除沙坪公园外,我区所有作为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园,全都面向居民实现了免费开放。

“改革开放40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李德民说。

新增:

从荒地到公园,社区公园建设为居民添绿

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出门就能享受公园的新绿是在最近几年变得便利起来。这一改变来自于一个名词——社区公园。

家门口的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这种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也成了城市居民享受绿色的新去处。

在丰文街道的绣美丰文社区公园,居民陈开芳正在公园里休息。“修好了我就常来,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为了照顾孙子读书,陈开芳2016年搬来大学城居住,由于才来的时间不长,平时在孙子读书的时候,她都会选择到近处的地方走走,绣美丰文社区公园就成了她常逛的地方之一。

“以前没得这个公园,在去年底才建成。”陈开芳说,以前这里就是一块荒地,长着杂草,来往的人也不多。去年开工建设,现在这里以“孝文化”为主题,不仅有花有草,还有供人休息的廊道和用来健身的器材,最主要的是离她的家还特别近,随时都能去散步健身。“坐着看看花草,其实日子就很美。”

“从2017年我们区一共新增了19个社区公园,今年计划是19个。”王晓波是城市管理局绿化科工作人员,据他介绍,近两年是社区公园建设的一个高峰期,到明年我区将打造40个社区公园。这些社区公园用地大多以荒地和规划绿地为主,将根据地势地貌和居民需要,进行公园规划,最终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效果,让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绿化成果。

“下个楼都能去公园走走,这是我从来没想到的改变。”陈开芳说。

提质:

从重要节点到街头巷尾,城市绿化铺满居民门前屋后

春日阳光正好,家住井口镇果园社区小湾的包树梅打开了窗子,绿草青翠、树木繁茂,她禁不住转身对丈夫说:“要不我们到楼下去走一走。”当包树梅说起“我们楼下”这个词儿时,她自己都感觉有些陌生。

在包树梅家楼下,有一片约5000平米的空地,在以往,她家的窗户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敞开过,更别说像现在能够在打开窗的一瞬间让她有想下去走走的冲动。因为以前下面满地跑的是居民养的鸡鸭,泥泞的土地和自挖的粪坑,不论是卖相还是气味,都让包树梅有些嫌弃,所以那时候她对自家楼下的描述总是“那点儿太烦了。”而今,在她家楼下,砖砌的围栏围出了花坛,草坪、绿树还有砖砌的小道,自家楼下这5000平方米荒地换上新装,摇身一变成了大家的小公园。

随着城市的发展,不仅大的城市节点以及主干道周边绿化逐渐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区开展市容市貌专项行动,以“马路办公”的形式发现问题、改善问题,把改善城市的重点从城市的重要节点扩大到居民生活的街头巷尾。包树梅家楼下的改变正是我区改善城市品质要“着眼城市小处”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区对3166个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了落实。不论国道沿线的草坪树木,还是居民小区周边的犄角旮旯,不论是小到一两平方米的绿植缺失还是近万平方米荒地、违规菜地的推倒重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问题得到解决,一片片或大或小的绿地接踵而现,我区的城市面貌、居民的生活品质正得到有效提升。

“城里看着舒服,家里环境舒服,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带来的改变。”包树梅说。记者 裴梓臣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