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从联合诊所到三级医疗服务,沙坪坝医疗卫生服务已陪伴您走过40年光景!!!

今日沙坪坝2018-12-11 18:55

从1978年到2018年

改革开放正式迈入第40个年头

回首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

从最初看病的老三样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

四十年沧桑巨变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中

沙坪坝的医疗卫生事业

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20世纪90年代、2018年的陈家桥医院对比图

▲1953年、2018年的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

▲20世纪80年代、如今的井口镇卫生院对比

▲东华医院改扩建前后对比图

▲中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前后对比图

从联合诊所到二甲医院

陈家桥医院于1957年建院

改革开放40年间

它不仅见证了西部新城的崛起

也完成了从联合诊所到二甲医院的蜕变

旧时的陈家桥医院

面积不到1万平方米

床位也只有100多张

是一个医护人员少、环境简陋

设备落后的联合诊所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大学城地区开始高速发展后

随着众多高校的迁入

西部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老院区已不能满足居民

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2013年

陈家桥医院开始启动

二甲医院创建工作和迁扩建工程

历时4年的建设

陈家桥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

并成功创建成为二甲医院

如今

陈家桥医院占地面积50亩

业务用房4万平方米

开放床位375张

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

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不仅是陈桥家医院,近年来,随着西部新城的崛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海吉亚肿瘤医院等三级、二级医院相继建成投用,西部地区的居民群众不用再到东部的大医院排队挂号,就可享受和三级医院一样的诊疗服务。

民营医院迎来发展春天

40年前

重庆特岗厂钢花四溅

工人们在这里挥洒着汗水

用他们的热情和青春

铸就了沙坪坝工业的辉煌历史

与之同样拥有过辉煌的

是以特岗厂职工医院为代表的职工医院

2005年特岗厂破产

医院濒临倒闭危机

曾在特岗厂工作的詹正洁走马上任

顺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趋势

由公办医院改制成为民营医院

并更名为东华医院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

这个曾经为满足职工及其家属医疗需求

而组建的医疗机构重获新生

不仅院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也是我市第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民营医院

东华医院正是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医疗卫生发展进程中,我区民营医院的发展成效明显。目前,全区民营医院已达26家。

“家庭医生”全科服务

2009年

全国新医改方案发布

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目标

自2011年开始

沙坪坝就在全市率先开展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

上门服务、推行服务套餐包等措施

让签约家庭居民享受健康指导、全科诊疗

以及区域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等多项服务

目前

全区已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18个

“家庭医生”人数达到654人

共有39.21万常住居民签约“家庭医生”

托老科实现医养结合

2016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

《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开启了我国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沙坪坝区已在小龙坎、井口、西永、双碑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托老科

除此之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好德医院等二级医院也设立了老年养护科,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

截止2017年

沙坪坝共有医疗机构522家

其中三级医院7家

二级医院15家

专业技术人员9600多人

全区编制床位数8605张

老百姓的健康素养达到23.8%

人均预期寿命78.6岁

改革开放40年

沙坪坝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东西部统筹、中西医兼顾的发展态势

卫生大区、强区沙坪坝

将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 END -

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沙区是我家”微信群

最新沙区资讯和福利活动为您放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

爆料电话:65322933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