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决战决胜脱贫摘帽|石柱 安居乐业,共赴小康
今年,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冲锋年”。全县严格按照脱贫攻坚“冲锋行动”要求,锁定“15个深度贫困村销号、1.0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的年度目标和“全县脱贫摘帽”总体目标,扎实打好“四大战役”。以危房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步推进产业扶贫取得实效。贫困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正在石柱广袤的农村渐变为现实。
为群众安居竭尽所能
10月2日,国庆长假第二天,海拔较高的石柱县三星乡弥漫着寒意。正在该乡暗访脱贫攻坚工作的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冒雨来到三树村贫困户李传发家中,对不愿参加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李传发进行劝导。
李传发患有肺结核,2名子女还在上学。李家老宅为木质结构,年久失修被确定为危房改造对象。
“老李,你为什么不愿意修新房子?”蹇泽西问。
“我看病要花钱,儿女读书也要钱……”李传发答道。
“你看病和儿女读书都有政策支持,你晓不晓得?”
“这些政策都享受到了,干部也经常到家里来关心我们。”
“你修房子也能享受国家的补助政策,自己花不了多少钱,况且你儿女大了,以后他们的朋友来往,看到你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他们会难堪嘛。当然主要还是房屋不改造不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过一天算一天。”
“老李,你这个心态要不得,你不能因为生病就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病要治,房要建。你们一家人认真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干部会组织工人帮你们修。”
……
几轮耐心的劝说,让李传发终于打消了顾虑,答应尽快动工建新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在穷困潦倒时所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将自己雨中危居的窘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流传千古。而今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明确将“住房安全有保障”列为国家“十三五”期间必须达成的目标。
今年是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石柱上至县委领导,下至村社干部,都在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安居目标而竭尽所能。
截至9月底,石柱危房改造共计划实施改造C、D级农户18802户,其中计划改C级危房16048户,已开工15103户,占94%。竣工14216户,占比88%。计划改造D级危房2754户,已开工2416户,占87%。竣工2095户,占比76%。
“五改”引领人居环境嬗变
危房改造,是石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后者的目的,是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而“生态宜居”正是国家力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五大总要求之一。
在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中益乡,农村人居环境的嬗变可谓翻天覆地。昔日蓬头垢面的山乡,逐渐显露出其生态宜居的本色。
楼板进行了翻新,危险排除;斑驳的外墙经过粉刷,变成了漂亮的土黄色;房顶破烂的土瓦换成了结实的青瓦,多年的渗漏全面消除;窗户用做旧的木条进行了加固和翻新,变得坚固而漂亮……得益于危房改造的好政策,中益乡盐井村龙家坝居民谭明局家危旧的老宅今年摇身一变,成为一处极富巴渝特色的民宿。在龙家坝,像谭家一样经过改造由危房变为民宿的居民就有7户。
“以前,3个儿子在外打工,觉得家里房子烂,一年到头家都不愿回。现在好了,今后就当作他们的结婚新房。”望着新近竣工的家,谈及今后的生活,谭明局喜不自胜。
变化的不仅是居住的小环境。伴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整个中益乡,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速完善,村庄和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屋内亮堂堂,屋外美无边。出门不沾泥,抬头见蓝天……”龙家坝的居民,用新编的打油诗,抒发着对新家园、新环境的赞美。
纵观整个石柱,今年全县以改厕、改厨、改地坪、改风貌、改习惯等“五改”为引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县计划维修2眼灶2191户、已完成2013户;计划维修3眼灶5068户,已完成4252户;计划新建2眼灶7204户,已完成6350户;计划新建三眼灶11635户,已完成9954户;计划新建碗柜30507个,已完成28964个;计划新建案板29603个,已完成26541个;计划新建地上厕屋23498个,已完成19851个;计划新建三格式化粪池22715个,已完成18651个;计划改室内地坪220.6万平方米,已完成196.5万平方米。计划改室外地坪147.1万平方米,已完成132.3万平方米。计划改风貌280.4万平方米,已完成265.7万平方米。以缺啥补啥的原则,实现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整体大提升。
“3 3”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石柱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脱贫的根本出路。今年以来,全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石柱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益乡建峰村凭借毗邻黄水和海拔较高的优势,从去年起把产业脱贫的目光,放在了乡村旅游上。该村引进企业对当地传统木房进行改造重建,着力打造中高端民宿。同时,发展了以黄连、桔梗、玄参为主的中药材2000余亩。伴随着传统院落民宿改造项目的推进,人居环境全面改善,越来越多的建峰村居民吃上了旅游饭。
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毗邻建峰村的黄水是石柱乃至全市的先行者和领头羊之一。石柱在旅游扶贫上,积极推广“黄水人家”模式。目前,“黄水人家”成员已经由当初的89家扩展到1000余家,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区域经济得到带动,综合扶贫效果逐步显现。全县以“黄水人家”成员为扶贫项目载体,下达旅游收益扶贫项目资金计划,以扶贫项目的旅游收益持续分红扶持带动贫困户增收,确保长短结合。截至目前,旅游收益模式共批复项目285个,涉及资金992万元,带动贫困户468户,已为241户贫困户分红48.2万元,户均分红0.2万元。
除了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是石柱在产业扶贫上另一条“腿”。
石柱结合市级产业振兴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围绕高山、中山、低山三大区域对农业产业精心定位和布局,大力发展长效增收产业。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中药材、干鲜果和休闲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以莼菜为主的有机蔬菜、以中蜂为主的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3 3”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扶贫体系。全县已栽植长效增收产业面积15.2万亩,发展辣椒30万亩、中药材30.15万亩、蔬菜11.36万亩、水果在地面积13万亩、莼菜在地面积1.4万亩,养殖中蜂8万群。
一组数据或许更具说服力——上半年,石柱实现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农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元,同比增长9.0%。通过产业带动,全县12650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9.95万亩、养殖业18.8万头(群、只)。
岁末将至,算算石柱今年的脱贫账
减贫任务:市上明确全县减贫指导性计划8000人,石柱自加压力,提出“实现减贫1.04万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目标。截至目前,今年全县未脱贫人口中近1万人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
中益深度贫困乡蜕变:全乡群众饮食营养卫生,四季有换洗衣物,冬天有保暖棉被,无缺衣少粮现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个、安置278户889人,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86户,实施C级危房改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300余户,预计11月份可实现100%住房安稳;全覆盖资助411名贫困学生,无适龄儿童因贫辍学;实现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县内就医自费比例在10%以内,无因贫弃医现象;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成为农户稳定收入来源,预计2018年底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所有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达到国家脱贫标准。
深度贫困村脱贫:计划脱贫洗新乡万寿村、六塘乡高龙村、沙子镇青园村等15个深度贫困村。截至目前,15个村基本解决“八难”、实现“八有”,达到脱贫验收标准。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及全县扶贫项目推进:目前,全县今年已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7亿元,实施项目共501个(减除深度贫困村村规划项目)。截至8月底,扶贫项目共2085个,涉及资金19.91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1564个,占比75%。
“1 4”资产收益扶贫:截至目前共批复项目534个,涉及资金29650.28万元,与9503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累计为6137户贫困户分红961.36万元,为村集体分红80.37万元。
金融扶贫及“精准脱贫保”:目前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款2亿元,涉及贫困户4203户。累计投入资金547.38万元,购买保险54738份,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保险购买全覆盖。全县共有1362人次通过精准脱贫保险理赔途径获得赔偿,赔付金额327.02万元。
培训转移:在全县范围内整合人社、扶贫、农委、教委等部门就业创业培训资源,已累计完成培训25894人次,占目标任务3万人的86.31%;已开发农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411个,完成年初目标任务1300的108.54%;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0万元,带动就业44人,完成年初目标任务400万元的62.5%;已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1场,完成年初目标任务20场的105%,提供岗位7881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贫困人员3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