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柱】《石柱老城》之第四章第三节:餐饮业(二)
编
者
按
石柱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民族文化传播常态化、秦良玉宣传多元化、文化符号可视化”的原则,我台在石柱手机台、石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石柱广播开设了【千年石柱】栏目,旨在讲清楚我县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让石柱民族文化散发出新时代的光辉与风采,让我们在文化熏陶中得到心灵滋养、灵魂寄托,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今天,【千年石柱】栏目为大家推出《石柱老城》之第四章第三节:餐饮业(二)。
第四章 经济
第三节 餐饮业
县城小吃
南宾有专门卖酒,且只卖花生米、胡豆、凉拌蔬菜的“冷酒馆”。每逢赶场晶,街头巷尾设摊专卖小吃的小吃摊,比比皆是。县内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有汤锅、酥饼、锅盔、油团、蛛蛛粑、马蹄糕、五香豆腐干、倒流水豆腐干、炖鸡面、鸡丝面、童子鸡等数十种。除售卖风味小吃外,民间尚有酸鲊肉、阴米茶、都巴块、斑鸠叶豆腐之类的风味小吃食品。
小吃摊,是城中一些比较贫困的人家,靠卖小吃的微薄收入,每日以“把把柴、合合米”,养家糊口的小本经营者。常年性的小吃摊,有“武大郞烧饼担”式的:担担面(包面、切面、绿豆面)或是豆腐脑、蓼叶粑(粽子)等小吃担,每日街头叫卖,深夜收担。老街、后河等处,有烙鸡蛋糕、炸油钱、薄脆锅盔、糍粑汤圆、对米粑、豆浆油条、泡粑等小吃店。有的雇有一二穷少年,端着小吃盒沿街:“热的罗、鸡蛋糕“,或是”热糍粑“地吆喝叫卖。黄昏后,点上壁灯或是吊灯的小吃店门前,插有灯罩壶灯的烧腊摊排列街边,摊上摆有猪牛鸡鸭肉的烧制品或油炸鱼等,为店食客下酒之物。街头的”临江包子“摊止,包子被边烤边用火纸包成小封出卖。提着灯壶,大声叫卖“五香豆腐干”的老人,或提小开水炉叫卖“炒米糖开水”的年轻人,在漆黑的夜里走街串深夜不归。由春至夏,是小吃摊进入季节性的时期。春卷、冰粉凉虾、醪糟凉水和桐叶粑类麦粑、包谷粑,或烧包谷等,日日摊点叫卖。入冬后,有“脆糖”和“糖人”摊,流动街头叫卖。“脆糖”是麻糖(饴糖)制成成长约二寸的芝麻杆糖,深受小孩喜爱。“糖人”是用白糖熬浆铸人模型,制成大小不一的“财神”“寿仙”“罗汉”或“偏狗”(狮子)等形状的糖食。糖人和脆糖(芝麻杆糖),除脆糖有零售外,主要以博彩的方式销售,胜者分文不拿赢得财神、罗汉等糖人而去,负者输了钱或是只拿小个偏狗不快而归。民国日期,县城元专营水果店铺,只有贫民家门前摆水果摊。春夏之交的樱桃、桃、李、杏、枇杷等 水果。多来县内农村秋冬之季的柑橘、橙柚、甘庶等,多为“河边”(丰都、高镇、梁平)的水果商贩运而来。当时城中有两个日夜提篮叫卖水果的成年男女,一个为人随和被众人异口同称的“黄二舅”。街边小儿女见到后,就高喊:“黄二舅,半碗油,尽拿别人赚欺头(便宜)。”黄听后,不气不怒一笑了之。另一个是泼辣的中年妇女,每日叫卖于街头巷尾,深夜不归,被市井人称“胆子大”。当时,县城有“胆子大,深更半夜卖甘庶“的民谣传之。每年冬日甘庶上市后,街头甘庶摊旁,常有二三个青少年搞“划甘庶”的比赛。比赛者“划叉”定次序后,先划者持刀,在甘庶立稳的两三秒间,将刀劈下,在去皮处切断成节,劈完后谁的节数的长短定胜负。时有将甘庶一劈至底,成“胜中(两半块)”状者。获得观者的一阵欢呼声后,输者付钱。胜者将甘庶身边好友或观众共吃“喝偏“(喝彩者),欢快不已。
县城的地方风味名吃简介如下:
油团:“油团子“。制作方法为”先将糯米加适量粘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汤圆面,并备好菜籽油、红糖;然后将汤圆面加适量揉成团后再分成若干小团,搓成长约一寸许如大姆指粗的纺锤体待用;尔后将菜籽油倒入锅中并加入红糖同时烧至入成热(即红糖溶化后)放入做好的纺锤形汤圆团用微炎慢炸至熟透用且全身粘满红糖,至红中透亮即成油团子,其绵软适中极为可口。
蛛蛛粑:又名折蛛粑。民国年间,县城谭康兴用糯米、面浆为主要原料做成的折蛛粑,酥软松脆;异香袭人,老少皆宜,名声响亮。制作方法为“将上好的糯米除净杂质后用水浸泡,让其吸水浸透淘出稍晾后,用木制饭甑蒸熟后捏成球状,再用猪油将其炸至黄亮捞出,之后在糯米球上粘满面浆再在锅中烙黄撒上姜末、葱花、花椒粉等香料即成,其色、香、味俱全,且无油腻感,风味别致。
绿豆面:绿豆系药食两用豆类,性凉,味甘,具有利尿下气、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润喉上渴、明目清心、止泻痢之功效,世人称为分健康豆。唐代孙思邈称绿豆能“补益元气,调各五脏,安行十二经脉,去浮风,润皮肤:。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绿喜“肉皮寒平,解金三种、砒霜、草木一切诸毒”。故绿豆制成绿豆面,不仅营养丰富,且能清热解毒、明目清心、润喉止渴、止泻痢。
县人制作绿剅面的历史已无可考,但绿豆面在传统风味食品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民国年间,绿豆面忆是食摊酒肆的必备之物。
绿豆面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其原料主要有绿豆、大米、绿叶蔬菜淀粉、菜油等。制作时,除去绿豆中的泥沙等杂物后将其用石磨磨碎,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时间视季节而定,冬天泡一昼夜,夏天泡半日,并除去漂浮于水面的豆皮鼓捞出备用。在浸泡绿豆末的同时将大米用清水浸泡和大米搅拌均匀,加适量清水磨成浆,再加少量淀粉调匀成 绿豆浆待用。在制作时,保持绿豆面的原始风味至为重要,故烤制绿豆面必须用柴火。其方法是将平锅烧至三成热时在锅中薄薄的刷上一层兑水的菜油,舀一勺绿豆浆均匀地摊在锅中速烤,待至八成熟时翻转过来将另一面烤熟后取出放在筲箕上,一张张叠摊晾,或卷成卷放置,绿豆面皮即成。煮食时,取一块或一卷面皮,切成如蒜叶宽的面条,按食用量装入漏勺,放进沸水中烫几秒种捞出盛入调好佐料的汤碗中即成色泽嫩绿、风味独特的绿豆面。
斑鸠叶豆腐:斑鸠叶豆腐的原料系一种名斑鸠树的叶子,县境内绝大多数地方都生长此要树。县人喜食斑鸠叶豆腐,因斑鸠叶具有清热去火之功,系消暑佳品。但民间伟说却是因为斑鸠叶曾救过县人之命。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县境发生灾荒,可食的食物越来越少。一个偶大的机会,有人发现用斑鸠叶熬成汤尚可充饥,但叶汤涩味较重难喝。之后,有人在不经意间将叶汤制成像豆腐一样的东西,拌上佐料,吃起来却清凉爽口,于是,斑鸠叶豆腐便产生了,饥饿中的民众也顺利度过了荒年。
斑鸠叶豆腐的制作:农历五月后,将斑鸠叶树上的上好树叶采回洗净放入木盆中,用沸水淋烫,淋烫时间过长过智皆影响豆腐的质量,一般烫软即可。叶子淋烫好后,即刻用竹刷把或筷子将叶子搅碎。之后,用筲箕将斑鸠叶浆汗滤到事前备好的木盆中,再把事前准备好的草木灰水倾入浆汁稍微搅拌一下后静置、冷却。20-30分钟后,浆汁即凝成晶莹剔透、色如碧玉的斑鸠叶豆腐。食时取一些斑鸠叶豆腐切成小块或小条,
拌上盐、醋、糖、香油、姜、葱、蒜末等即可。酷热的夏天,吃上一碗斑鸠豆腐,能让人感到十分凉爽舒心。
阴米茶:阴米茶实则不是茶,是县人接侍客人的一种食品。制作方法是选县境所产的上好糯米,用水浸泡一两天捞出用饭甄蒸熟后,倒入一种蔑制的盖子(又名簸箕)中平摊,并加入少许菜籽油用筷子不断搅拌,使之不黏结成团。待其完全冷凉后,用手将小团搓散晒干或阴干,即成白亮亮的阴米。逢有至爱亲朋造访。或栽秧、割谷、修房造屋等请人做事时,主人家视人的多少,撮些阴米在锅中略炒一下,掺水煮至阴米酥软,再加入少许自制醪糟或一两个荷包蛋及糖,即成香甜可口的阴米茶,用以迎客或供所请之人“过午”(即中午饭前一小时左右的加餐,称之“过午”)。
阴米菜的一另一种做法是:春节期间,主人家在铁锅内放入较粗石沙或铁沙炒至发烫后,将阴米倒入热沙炒泡(膨胀),迅速用竹筛或小撮箕筛去沙子做成“泡米米”贮存,当有客人登门拜访,主人立即盛上一碗“泡米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添入少许白糖或红糖,双手送到客人手上。一碗香气浓郁,味美可口的“阴米茶”(亦称:米米茶)令客人回味无穷。
都巴: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系从蕨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系凤属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故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清乾隆四十年(1775)《石柱直隶厅志》记:“岁欠则掘蕨根为粉,食之。”意即荒歉之年,县境山区民众多此为食。
成熟蕨根茎呈紫色,富含淀粉、蛋白质、铁、锌、钙、硒、镁等物质。蕨根粉性微甘、凉、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化痰等功效。
蕨根粉的提取,系在每年立冬至次年春分前(这段时间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产、率最高),用锄头去山上将蕨根挖回(一般要挖三四尺深),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长3寸许的小段用竹篓装满封严,放入溪河边的流水中浸泡两天后捞出漂除异味。尔后,将其摊在石坝或或溪河边冲洗干净的大石头上,用木棰敲碎,或放入石臼中捣烂装入布袋,再放入盛有清水的水缸中反复揉搓,洗出淀粉后将缸中的粉浆用粗白布过滤掉渣滓,待其沉淀后除去清水,取出沉淀的粉晒干即成都巴粉。
都巴的制作,系将一定数量的干都巴粉,用温水将其调和成团(可掺入少量饭粒或煮火巴的红豆),切成长方形小块置入沸水中煮至浮止水面捞出沥干,或拌炒腊肉,或放入红糖溶化后的热锅中炒制,再加入碎花生末或炒熟的芝麻,即成香甜可口的都巴块。
酸鲊肉:县人制作酸鲊肉的历史久远,据传,县人最初制作酸鲊肉,是为防止不完的鲜肉腐烂。酸鲊肉制成后,其特殊的酸味极受人喜爱,便相沿成习。制法为:将鲜肉切成小片,掺入已晒干的南瓜片或红苕片及玉米面或米面、食盐】辣椒面等拌匀装入土坛中用桐叶、棕叶密封后,再倒置于水钵中让其然发酵,夏天七日之后,冬天半月左右即成酸鲊肉。食时取出可蒸、可炸、可炒。同法还可做鲊海椒、酸酿造肠等食品。
水八块鸡肉:“水八块鸡肉”的得名已无从考究。名声鹊起源于民国年间的石柱人马福德。是时,马福德的“水八块鸡肉”为县城一绝,仅每天傍晚一段时间有售卖,且供不应求。制法为国:选择肥壮的仔鸡(不分雌雄),宰后除去毛蒂内脏,洗尽置入用急火煮沸的特陈卤水中熬煮,煮至八九成熟捞起,切块后拌入已用香油、油酥辣椒面、花椒等调制的佐料(须辣椒、花椒偏重),其味麻辣爽口,奇香无比,让人闻之食欲大振。因此,曾有“马福德的鸡肉——不过夜“的言子流传。
咂酒:清道光《补辑石柱厅新志》记:“厅人酿酒,制秔米或黍、稷、梁、粟,贮瓷中,月余始熟。将燕客,以热水注满。截细竹,通其窍,入瓶底吸而饮之。浅则添水,至味淡乃止.谓之咂酒。然县人喜饮咂酒还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据传隋朝末年,诸雄争霸同,天下之乱,县境青年阿雄被强征入伍。一年大年初一,阿雄随军路过家乡,忍不住对妻阿梅的思念,便告假回家探望妻子。夫妻正相互叙离愁别苦,起兵号角响起,阿雄来不及听懂一口便饭依依不舍地告别妻子随军而去。阿雄走后,阿梅留着煮好的米饭,天天盼着丈夫回来吃上一口,直到米饭发酵成带有酒味的米糟,仍不见丈夫归来。后闻丈夫战死沙场,阿梅便殉情而死。阿梅的故事感动了县民。之后,县民逢年便备咂酒祭奠阿雄阿梅,颂扬他们的忠贞爱情。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却将咂酒作为遗怀之物。唐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由江州司马移住忠州(今忠县)刺史(时领南宾县,即今石柱县),因抱负未展,感伤身世,常以咂酒和诗歌解释,留下了千古传颂的饮咂酒诗篇:“白云落梅浮涧水,黄稍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饮酒尝。”
咂酒的制作方法既独特又简单,先将高梁、或玉米或麦子(小麦、大麦均可)用水浸泡两三天,捞出蒸熟后倾出摊凉,再拌入酒粬搅匀后装入陶罐中用泥土将罐口密封发酵。八天左右,坛中发酵好的高梁或玉米或麦子便浸出晶莹剔透的液体,此乃咂酒也,饮用咂酒时,须往坛中注入热开水后,从罐口插入一根或几根小竹管,多人围在一起轮流吸饮,边饮边摆龙门阵(聊天),并边饮加热开水,直至全无酒味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