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区县故事荟|风情土家 康养石柱

重庆日报2019-06-13 11:33

山水的曼妙,恣意生长;天地的清新,康养怡人。

石柱,犹如大自然馈赠给神奇北纬30°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时光的淬炼,散发夺目之美。

山水交融地,人文荟萃境,自然风光与人文英华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画卷。

物华天宝聚,土家风情浓,多少人被这一方康养胜地吸引,只为款款而来共赴深情之约。

太阳湖

养心的厚重人文、养眼的秀美景致、养身的特色风物……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如今,石柱人发扬“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的精神,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聚焦“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为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要我们啰儿,多勤快哦啷啰,不愁吃来啷啷扯,哐扯,不愁穿哦……”在《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声激荡中,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土家儿女正接续书写着石柱的精彩。

品人文风韵

石柱之美,不仅美在姿态奇绝的山水风景,更美于那传承千年的人文风韵。这里,是以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发祥地;这里是以军功封侯拜将并登录中国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故里;这里有穿越三千年历史文脉的巴盐古道;这里有土家摆手舞、土家玩牛、丢马锣等土家民间文化,石柱的历史人文与民族风情无不诉说着动人故事,绽放出无限魅力。

秦良玉

石柱擎天一女豪

在石柱“老八景”中,万寿山的“石柱擎天”“万寿连云”独占两项美称。其中,令人叫绝的“石柱擎天”惟妙惟肖,100余米高的“男石柱”和70余米高的“女石柱”,耸立在万寿山南北,一个像峨冠微髯的伟岸男子,一个像依山端坐的婀娜女子,恰似一对神仙眷侣,成为石柱的象征,千年守望的男女石柱锁定“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忠贞爱情。

“奇山奇水此间宜有奇杰 寿国寿民随在可为寿徵”。在山顶万寿寨前寨门上,由清嘉庆年间石柱廪生冉永焜所题的一副石刻对联,不仅刻画出万寿山的奇特风景,更揭示了石柱是一块寿国寿民的康养胜地。

万寿寨是秦良玉建立的一处军寨,“奇杰”当指秦良玉,“寿民寿国”则指秦良玉的功绩。秦良玉,明万历二年(1574年)出生于忠县,成年后嫁石砫(1959年由“石砫县”改为“石柱县”)土司马千乘,夫妻俩共同建立了一支作战英勇的“白杆兵”,丈夫去世后袭任石砫宣抚使职位。

秦良玉26岁开始带兵打仗,一生多次率师远征,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援朝抗倭,三次勤王,三次平乱,历经44年戎马生涯屡建奇功,她也成为中国以军功封侯拜将并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

正是由于秦良玉的保境安民,石柱成为当时川东百姓远离兵燹之苦的乐土。长期以来,颂扬秦良玉民族大义和巾帼英雄形象的文人不胜枚举,其中,大文豪郭沫若赋诗称赞:“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光。”她为世人树立了一座爱国爱民、坚贞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丰碑。

为深入挖掘秦良玉文化,目前,石柱正着力打造巾帼土司城,让其成为西南地区土司文化和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寻根地、展示地和高端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一部重现秦良玉“忠孝节义”的历史形象,彰显土家民俗特色的电视剧《秦良玉》也正在筹备中。

冷水国际滑雪场

啰儿调

唱出土家喜洋洋

“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哦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哦啰……”这首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石柱土家啰儿调的代表作之一。广为流传的歌声背后,昭示了石柱土家人乐观坚韧、热爱生活的人文精神。

“啰儿调”是在石柱孕育、传唱、传承下来的一种民歌形式,这种在大山里唱响的民歌,因唱词多用“啰儿”作衬词而得名。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沿着石柱土家啰儿调民间音乐文化的史迹追溯,它述说着一部从巴人到土家族的民间歌舞音乐的渊源史。

石柱啰儿调承袭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和“巴人土歌”。《华阳国志·巴志》中有关“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是对“巴渝舞”的最早记载,至今已3000余年。

先秦《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关“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和西汉杨雄《蜀记》中有关“嬥讴歌,巴土人之歌也”的记载,印证了“巴人土歌”是一种“一唱众和”的歌唱形式,是反映大众生活的乡土民歌,其内容和形态表现与石柱土家啰儿调一致。

古韵悠悠,传唱千年。石柱土家啰儿调更是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人认为“啰儿调”有古代“竹枝词”遗风,被誉为“竹枝词”活化石,正如黄庭坚所言:“竹枝歌本出三巴。”

内容丰富多样,即兴创作歌词,曲调简洁多变,行腔起伏流畅,富于生活情趣,唱来朗朗上口……乡音乡韵浓郁的石柱啰儿调植根于百姓生活,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赋予了土家人勤劳朴实、善良厚道的品性,展现出石柱人乐观、豁达、昂扬的精气神,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

穿越千年觅乡愁

西沱古镇依山傍水,走过千年时光。这里古为巴州西界,毗邻长江南岸的回水沱,所以被称为“西界沱”。

一条沧桑老街,从江边码头一直蜿蜒前行直达古镇之巅,1314步台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架云梯直挂苍穹,所以世人又称它为“云梯街”。

云梯街垂直于长江的独特格局,“前店后坊”、“前商后政”的功能,特色各异的建筑风格,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被誉之为“万里长江第一街”。2003年,西沱古镇被列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西沱古镇是巴盐古道的起点。秦汉时期,川东盐业兴起,“川盐销楚”“川盐济楚”,西沱成为当时川东地区的商业重镇。古镇历经沧桑,至今仍流动着古朴的气韵,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云梯街上有一口著名的古井——千脚泉,据说很久前,这里住着一对靠背盐为生的夫妇,随着老夫年老体弱,其子便接过行头,背盐进山出河讨生,年过30未娶妻。一日傍晚,一乞讨女子饿晕在门前,老夫妇见状心想,儿子今天归家当有米粮换回,便将家中仅有的一碗米煮给她充饥。是夜,儿子归来,乞女苏醒,告知自己与父母三人自湖南山里一路逃难过来,半年里,父母先后饿死途中。她见这家人心地善良,救自己一命,便主动提出愿嫁其子,侍候二老,他们当夜成婚。

三天后,男子又背盐进山,谁料他因省吃俭用,不幸发寒病死于路途。女子后生下一子,一家四口靠她撑家。云梯街背夫从此经过,汗流浃背,都要立定打杵,大吼一声,闻声的女子都会提桶出门,给背夫递上一碗凉水。后来,连续三年夏旱,井水枯竭,路过门前的背夫眼见女子一家度日艰难,思往日常提供饮水之恩却无力回报,只能仰天跺地,一声悲鸣,长此以往,日过千夫,吆喝声、悲鸣声不绝于耳,好似感动了天地。一日午夜,突下雷霆大雨,山摇地动,次日清晨,只见门前山石裂口,一股清泉涌出,随后有背夫凿凼为井,从此清泉长流。人们盛传此泉因千夫众怒,感天动地所致,加之从江边码头爬行至此,恰好1000步石梯,由此便得名“千脚泉”。

与人为善的精神伴随着这条老街走过千年,在古镇中接续演绎着一个个动人故事。文化游、体验游,“穿越”千年寻踏巴盐古道,人们怀念“古道热肠”的江湖,更怀念岁月回眸里行走的乡愁。

尝地道风物

石柱,青山秀水哺育了这里人民的善良与灵动,人们将农耕智慧播撒于沃野千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丰饶物产,黄连、莼菜、辣椒、蜂蜜、乌天麻……一年四季风物连绵不断。如今,石柱人发扬“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的精神,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幸福日子似蜜甜。

黄连种出康福地

石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中国黄连之乡”,石柱黄连占全国总产量的60%和世界总产量的40%。

“栽连必栽树,起连还山,永续轮作。”——这是石柱连农祖祖辈辈传承的家训。黄水镇种了700多年黄连,森林覆盖率超66.48%,远高于全县59.04%的森林覆盖率,这生动地体现了连农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耕作理念。

经过一代代石柱儿女的辛勤耕作,石柱黄连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特定名称,其传统生产技艺已收录至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其传统生产技艺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如今,石柱是全国最大的黄连生产、科研和教学基地,成功研发上市了以黄连为主要成份的康养系列保健产品,黄连极高的药用价值,让石柱人尝到了化苦为甜的乐趣。

红椒辣出新气象

“春天一片白,夏天一片绿,秋天一片红,椒农一片笑”,有“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百强县”之称的石柱,每年都会呈现这样一幅美丽画卷。

在石柱,小辣椒撑起了产业发展的大天地,更辣出了人们火红的生活。2001年辣椒规模化种植以来,全县有3/4的乡镇种植辣椒,2/3的农户吃着“辣椒饭”。现已发展成为集“辣椒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成功培育出“石柱红”辣椒品牌,丰富多样的辣椒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从2008年起,石柱以辣椒为主体,多次举办“重庆石柱辣椒文化节”,包括辣椒主题文艺晚会、灯会、美术展览、摘辣椒比赛等活动,不断挖掘、传承、弘扬辣椒文化。

在这里,你能感受石柱人的豪爽热情,品尝到挑动味蕾的麻辣滋味,还能饱览百里辣椒长廊丰收的田园风光,体验辣椒采摘之乐……尽享悠悠时光里淳朴至真的美好。

蜂蜜酿出甜生活

森林覆盖面积17.79万公顷,已查明野生植物达2200多种,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造就了石柱成为中蜂养殖的绝佳之地,为中蜂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石柱的中蜂产业已覆盖中益、沙子、冷水等乡镇,饲养规模达9万余群,有高品质蜂蜜生产饲养基地16个,注册的“老深山”“中益土蜂蜜”品牌享誉大江南北。

把中蜂作为主导产业的中益乡,依靠养殖中蜂和种植特色果蔬、中药材帮助村民直接增收;让特色果蔬和中药材为蜜蜂提供优质蜜源;打造“中华蜜蜂小镇”吸引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产业融合与勃兴,吸引劳动力回流催生劳务经济;劳动力回流反哺产业发展……伴随着一只只蜜蜂不断振翅,脱贫的“蜜蜂效应”不断显现,也酿出了甜蜜的生活。

黄水莼菜基地

莼菜天然滋味长

在我国,莼菜素有“水中人参,植物锌王”美称,历来被视为珍馐美味,其食用价值和康养价值颇高。而今,我国最大的莼菜种植基地已扎根在石柱黄水的高原上。

莼菜的生存条件极为苛刻,对水质、土壤、气温甚至水深要求很高,否则“以死抗争”。石柱冷水镇及周边海拔在1500米左右,夏天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恰好适合莼菜的生长。

石柱自上世纪引进莼菜种植以来,当地森林植被丰富、生态绝佳、“三晴两雨”的独特气候,以及丰富的清洁水源,为莼菜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如今在石柱,“吃山珍,喝连茶,品莼羹”已成为独具土家特色的美食文化。

赏醉美风景

蕴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石柱的旖旎风光,让这里成为一方养眼的瑰丽宝地。大风堡原始森林、千野草场、太阳湖、七曜山地质公园……高山突兀雄奇、峡谷险峻奇异、湖泊波光摇曳、草场翠色欲流,壮美与柔情在此交融,狂野与恬静在此碰撞,移步换景,让人流连忘返。

千野草场

千野草场

清凉浪漫的露营天堂

千野草场之美,在于集山、林、草、石、于一体,万亩草场、万亩火棘、万亩石芽、万亩森林四大特色旅游资源镶嵌其中,这里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春天山花烂漫、夏时万顷松涛、金秋霜林叠翠、冬季银装素裹。

这里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盛景,这里更是露营者的天堂,得益于13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平均海拔和夏季平均气温21℃的天然地理优势,白天可俯瞰长江峡谷水天一色的壮美,夜晚在此仰望星空享受“手可摘星辰”的浪漫。

大风堡

原始森林的“天然氧吧”

大风堡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因常年大风吼鸣,风起云涌,林涛阵阵,山风呜呜,故得名。其平均海拔1700米,主峰1934米,是石柱县最高峰和重庆市东部最高山峰,有“渝东明珠”和“渝东第一峰”之称。

作为“重庆市最美森林”“巴渝新十二景”,大风堡有“森林的海洋,繁花的世界,动物的王国,飞鸟的天堂”之美誉,植被覆盖面积达88.6%,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平均2351个,是久负盛名的“中国森林氧吧”。

在原始森林中漫步,鸟鸣山幽、满目苍翠;踏上悬空玻璃廊桥,极目远眺、尽收美景,赏心悦目间让你倍感清新惬意。

七曜山地质公园

七曜山地质公园

奇美兼具的“中国侏罗山”

地处重庆东南部的七曜山,地质景观之“奇”,自然造化之“美”,绵延千里,因山系中有七座高耸的山峰,似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而得名。

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是以七曜山侏罗山式褶皱构造为主体,以地貌景观为主要地质遗迹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地质遗迹点达96个,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侏罗山”。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自然精雕细琢的“天生石桥”景观,欣赏山顶白色风车优雅转旋,或漫步传统民族村寨——银杏村,感受古朴建筑,民风淳朴……总会给你万千变幻的极致之美。

【卷尾】

石柱,这一脉青山绿水,承载着希望,成就着梦想。如今,这一方休闲康养福地,正敞开绿色胸怀,海纳百川,不舍涓流,热情相邀,盛情以待,喜迎八方来客。

文图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审核:罗军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