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饭已经卖完了,剩下的几个包子馒头,差不多刚好够我们中午和晚上吃。”早上9点多钟,天气十分闷热,在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六顺花园小区,走动的人明显少了很多。61岁的陈淑梅开始收拾摆在一棵黄桷树下的简易早餐摊:“再咬咬牙,将儿子生前欠的67万元全还清了,这4年多就算熬过来了。”
陈淑梅和丈夫李其云同年,老家在重庆铜梁区平滩镇青杠村,生有独子李道生。2000年,陈淑梅夫妇和儿子都来到重庆城里,陈淑梅在一家企业的食堂做饭,丈夫李其云在几家企业干力气活,儿子在一家塑钢厂跑了几年销售后,自己也开了一家塑钢厂,眼看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样的好日子在2009年遭遇突变。这一年塑钢门窗生意变得越来越冷清,连续亏损的李道生不断举债维持经营。陈淑梅又生病住院,两个多月花掉了近10万元。儿媳承受不住一连串的打击,2011年和李道生离了婚。
离婚后的李道生一边维持塑钢生意,一边开水泥罐车创收。2013年在水泥罐车上整理物品时不慎跌落,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
得知李道生去世,担心收不回欠账的债主纷纷上门找到陈淑梅和李其云。陈淑梅说:“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放心吧,有我儿子借条的我们都认,没借条的只要能说清楚我们一样认!我儿子生前欠的债,一分钱也不会成烂账!”经过核计,李道生一共欠下了67万元债务,连一家人住的房子都被抵押给了债主。之后,陈淑梅用儿子41万元赔偿款,还掉第一笔30万元欠账,把房子赎了回来。
为了尽快还掉余下的欠账,李其云捡了一段时间破烂,后来一些好心的邻居又介绍他去一些工地打零工。这个夏天,他天天冒着高温在一个工地上帮人掏边沟,虽然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但“总是想着每多干一天,儿子欠的账就会少一点”。
陈淑梅也在小区邻居的帮助下,到铜梁一家洗衣店当起了洗衣工。每天不停地搓洗和冷水浸泡,陈淑梅双手关节患病,一沾水就钻心地疼。
夫妻俩将儿子借款的日期列出来,先借的就先还,凑齐一笔就赶紧还。
两个孙子还小,陈淑梅和丈夫都上班的时候,就只能把他们锁在家里。寒暑假时间长,陈淑梅特别担心两个小孙子的安全,总想能有个既能照顾孙子,又能挣钱还债的工作。
陈淑梅和李其云的不幸遭遇和替子还债的事打动了许多人。好心市民张辉、卢成军等人不仅给孩子们买来衣物,还发动朋友来帮助他们。铜梁相关部门为两个孩子解决了入学问题。在社区干部、小区物管和邻居帮助下,陈淑梅在小区内开起了早餐摊,同一个小区的吴先生等邻居,经常来她的早餐摊帮忙。每天凌晨两三点钟,陈淑梅和李其云便开始忙碌,他们做的馒头和包子个大便宜,口味也不错。附近小区的许多人听说他们替子还债的事情后,也专门绕道来他们这儿买早餐。他们的包子馒头一天能卖出七八百个,价钱还是4年前刚摆摊时的5毛钱一个。好多人都劝他们涨价,陈淑梅说:“我只为还账,不为挣大家钱。这几年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我更不能涨价。”
即将替儿子还清全部债务的陈淑梅,现在心里轻松了许多。她说:“这些年大家给我们的温暖,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们让两个孙子好好读书,长大了如果符合条件就让他们去当兵,为国家多作点贡献。”
本报记者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