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有“来生”:万盛这位七旬老人临终捐献遗体后,家人也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
人们把生命比喻成一张单程旅行票,有长途亦有短途,但最终都会驶达终点,终点无法被预知,所以人们惧怕死亡;死亡不该被惧怕,不可避免时,“泰山”与“鸿毛”之间,遗体捐献让一个生命的结束变成一份“生命的礼物”,也是让逝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种方式。
近日,家住万东镇的张云云与父亲张端强遗体见面半小时后,就忍痛执行了父亲生前的遗愿——捐献遗体。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张端强的家人做了一个简单遗体告别仪式,便让陆军军医大学的工作人员将张端强的遗体运走,为医学研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一位76岁老者实现了生前的承诺,让生命留下“最后馈赠”。
据了解,张端强在2014年就被查出间质性肺炎,经过多年治疗,今年3月病情明显恶化,对于自己的病情张端强心知肚明,不愿进入重症监护室度日,便让家人接回家疗养,回家疗养几个月后,离开人世。
“我的父亲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在父亲去世前几天,我们还征询了他的意愿,他还是不改初衷,捐献遗体。”张云云说,父亲生前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祭拜去世的先辈,他慢慢觉得这样的祭祀除了纪念和感怀,并没有其他实际意义,父亲生前总是想着给社会做点贡献,响应“绿色葬礼”的号召,毅然决然的将遗体捐献出来。
在他们家,不仅仅是张端强是遗体捐献自愿者,连同张端强的老伴王秀容,以及自己的女儿张云云都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加入了遗体捐献的队伍。
“如今在万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遗体捐献的行列,将爱心馈赠与他人,奉献社会让人十分感动。”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区已有21位市民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接下来,区红十字会还将深入各个街道、社区,为大家讲解遗体捐献对医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登记遗体捐献、眼角膜和器官捐献等相关政策的咨询和相关手续服务提供咨询与解答,让更多人了解遗体捐献,加入遗体捐献,让爱传递,温暖社会。
延伸阅读:
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有3个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分别设于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志愿捐献遗体者,可到登记站领取《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重庆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表》并按照表格要求填写。
有意捐献人体器官的,可以登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 codac.org.cn)或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线上登记。也可以到重庆市红十字会在各区县红会、各遗体角膜接受单位和各大移植医院设立的捐献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注:线上登记后,可不用再到线下登记点登记)
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电话:023-67084780。
我区红十字会捐赠咨询热线:023-48261157,捐赠者前往我区红十字会(区卫生计生局309室)登记时,带上身份证即可。
记者:高丽萍 通讯员:陈路
编辑:王筱筠
审核:万志懿
值班总编:刘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