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历书写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篇章
护士在帮助患者家属从自助报告打印机上打印检验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亦备受瞩目,一本小小的病历正是社会变迁及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见证。
近日,万盛日报记者走进区人民医院病案室,查找不同时期的病历,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墨水记录下的第一篇章
清灰的大楼、老式的楼梯,区人民医院的病案室严肃而整洁。病案室统计员鲜俊柳告诉万盛日报记者,1979年8月,医院就单独成立了病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统计患者病历。虽然岁月变迁,但如今这里依旧保留了30多万册病案,它们根据年代编号,每一本都烙印着医患之间的故事。
“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内胆汁黏稠。”这是一位叫梁大明的患者的病案,18页泛黄的纸张整齐地装订成册,包括了患者的基本情况、检查情况、住院记录、化验单等,清晰整齐的钢笔字详细地记录着以上内容。
梁大明病历的入院日期一栏上写着1995年6月3日。鲜俊柳说,这份病历是该院目前保留下来的年代最久远的病历之一。
这一年,是改革开放的第17个年头,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和之后的11年间,病历上的一字一句都由医生亲笔书写。
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高阳回忆,从1982年走上工作岗位后,直到2006年,他每天都要手写4、5份病历。
“病人的任何情况发生变化,都要及时记录。下手术台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写病历。”高阳说,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记录病情是本分,稍微马虎或者偷懒都是对工作的亵渎,在病历需要手写的年代,考验医生的不仅是对医学的严谨,还有对患者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手写病历最忌讳书写潦草,不仅患者看不懂,还可能让护士和其他科室的医生误读,如果由此引发医疗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高阳说,避免字迹龙飞凤舞是他和同事们在那个年代坚守的原则。
模板记录下的第二篇章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2006年,手写病历走下舞台,区人民医院开始实行电子病历。
同样是装订整齐的病案,却已截然不同。翻开患者田时碧的病案,只见每一页的诊断和医嘱都是打印出来的,其中还有一张彩色的胃镜图,多达30页的病案排版规范严谨,一目了然,更不用再去辨认任何一个字迹。
“其实早在2003年,医院就为大家配备了办公电脑。”高阳说,从那时起,人民医院便开始积极尝试推行电子病历。
新事物的出现让医护人员们既欣喜又担忧,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在电脑上完成病历的记录。一段时间里,手写病历依然是主流。
“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高阳感叹,当时他已是不惑之年,但为了乘上时代的巨轮,他和同事们从头学习办公软件和打字,几经挫败,终于做出了令人满意的病历模板。正是这些在如今看来十分简单的文档,开启了病历记录的新篇章。
就这样,电子病历在全院推广开来,它将医生们彻底从繁杂的手写病历中解放出来,大家只需在电脑上调出住院病历模板进行填写、保存、打印,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医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
HIS记录下的第三篇章
病历的发展和变化就止步于此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鲜俊柳的办公电脑上,万盛日报记者看到了现在应用的医院信息系统,英文名为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HIS。
HIS包括了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等。输入病历号,就可以看到患者的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等内容,可谓一应俱全。
“相比过去打开模板填内容,HIS更加详细和专业。”鲜俊柳说,以经济管理部分来说,就涵盖了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人住院收费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几乎覆盖了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的全过程,让患者更加放心。
“运用HIS,医院内部实现了信息的无缝对接,可以把同一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的诊疗信息第一时间整合在一起,医生可以精确地做出下一步的诊治方案。”鲜俊柳说。
鲜俊柳介绍,小病历还将有大发展,不久的将来,建立医联体之间的医院,将实现电子病历共享,这意味着患者在转院时,上级医院将会看到之前的诊疗记录,快速了解情况,避免因重复检查而延误病情。
文/图记者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