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服务大民生 微空间展示大形象
绕城公路公共厕所
东林矿工广场公共厕所
丛林菌谷旅游厕所
城区公共厕所
改造后的农村厕所
厕所看似不起眼,但它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道窗口。
近年来,我区在景区、城区、乡村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城区公厕、农村厕所改造,旅游环境和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推动了我区景区、城市和乡村建设,提升了我区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和城市形象。截至目前,我区建设旅游厕所299座、城区公厕50余座,完成农户改厕25097户。
一场“厕所革命”正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小厕所”服务“大民生”,“微空间”展示着万盛的“大形象”。
旅游厕所改革:多管齐下破解游客如厕难
对景区而言,厕所作为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冬时节,阳光破云而出,洒满板辽湖金沙滩。来自四川广安的游客杨丽雯带着家人在此游玩,她拍照时将背景锁定为一座外形像博物馆的房子。这张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获得了她很多朋友的点赞。
“一开始还以为是景区修建的博物馆,走进去才发现是公共厕所。这样的公共厕所真是别具匠心。”杨丽雯对板辽湖景区的公共厕所赞不绝口。
板辽湖景区特色旅游公厕是该景区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旅游如厕条件、增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体现,也映射了我区旅游厕所的蝶变之路。
“我区自然景观以山河为主,景区纵深大、供排水系统缺失、冬季水管易结冰,旅游厕所建设存在痛点和难点。”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旅游厕所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是旅游发展突出的薄弱环节,也是社会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
找准问题,直击痛点。2015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厕所革命”要求,启动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标准,我区成立旅游“厕所革命”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厕所革命”工作。区旅发委负责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业主单位认真落实,形成旅游厕所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我区着重体现人性化,以游客为本,从游客便利、卫生角度出发,新建、改扩建厕所数量与接待游客规模相匹配;注重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把旅游厕所当成景观打造,实现旅游厕所与周边自然环境统一协调,达到美观与实用兼备。
同时,我区以景区、度假区、旅游环线公路、主要乡村旅游景点等为重点,有序推进城区、旅游购物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原有厕所的改建和提升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旅游厕所,用科技成果“武装”旅游厕所,让旅游厕所更环保、更便捷、更人性、更易维护。
如今,越来越多舒适美观的旅游厕所在我区各大景区景点陆续建成。
冬日的丛林菌谷蘑菇总动员层林尽染,色彩斑斓,让人仿如置身童话世界。在蘑菇园里,一座座外形类似蘑菇的厕所,如城堡一般华丽、梦幻,与景区环境浑然一体,将景区装扮得五彩缤纷。
在石林景区,旅游厕所不仅外表美观,内部设施也很齐全,厕纸、挂钩、洗手液、热水、插座、无障碍通道、感应式水龙头、厕位智能提示系统等,处处都彰显着人性化和科技化的设计和服务。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旅游厕所299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30座、2A级旅游厕所33座、1A级旅游厕所51座、一般旅游厕所114座。
高颜值的旅游厕所已经成为万盛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张彰显文明的新名片。
城区公厕改造:内外兼修颜值气质同提升
公厕虽小,却关乎百姓民生和城市形象,建好公厕不仅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城市文明建设打开一扇窗口。
青灰色的外墙、光滑的瓷砖、透明的玻璃窗……在东林矿工广场,一座充满现代化风格的“高颜值”公厕坐落于此,方便周边市民使用。
走进公厕内部,矿工主题厕所让人眼前一亮。厕所内,一幅反映万盛 “煤都蝶变”的照片跃然墙上,让一向单调的卫生间变得文艺范儿十足;旁边的置物架上,矿灯、矿工帽等反映矿工文化的老物件整齐地摆放着,让曾经的煤都更加真实可感……这种场景,很难让人与印象中狭小脏乱的公厕联系在一起。
55岁的菜农冉淑芬在东林农贸市场售卖蔬菜长达20年,她对这座公厕的改变竖起了大拇指。“我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公厕,内急时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方便。后来虽然修建了公厕,但是卫生条件和设施条件都很差,不仅地面湿滑,而且气味重,厕所时常发生堵塞现象,大家都不愿意使用。”冉淑芬说。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改造好的公厕,既漂亮又干净,设备一应俱全,我们如厕也方便了。”冉淑芬笑着说,现在每天前来如厕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对改善的公厕称赞不已。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在我区,像东林街道矿工主题厕所这样集“高颜值”与“高内涵”于一体的公厕还有很多。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公厕升级改造工作是我区今年城区公厕改造的重要内容。”区城市管理局市容科副科长陈益介绍,今年以来,区文体中心旁边的两座公厕和羽毛球公园中的两座公厕都完成了升级改造,免费对市民开放。
今年,除了对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我区还在塔山路、福耀路等新建公厕7座。截至目前,全区城区共建有50余座公厕。
“厕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空间,属于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陈益说,下一步,该局将加强对公厕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厕管理水平,实现“布局科学、数量达标、标准统一、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目标,为市民打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
农村入户改厕:卫生改厕人居环境大改善
我区进行厕所革命,不但景区和城市要革,农村也不能落下。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两句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过去农村厕所的窘迫情景。
面对农村居民如厕难问题,我区下大力气开展了农村入户改厕工作,让居民“方便”变得更方便,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感。
如今,随着全区农村入户改厕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推动万盛美丽乡村的建设。
迎着冬日暖阳,记者走进万东镇建设村,一栋栋整齐的房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村民三五结伴在田地里劳作,一幅美丽祥和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这几年农村变化相当大,尤其是厕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村民李云友说。穿过他家明亮的堂屋,就是铺着白色瓷砖的厕所,映入眼帘的是水箱、蹲便器、废纸篓、洗手台等一应俱全的设施。
“以前猪圈和茅坑连在一起,城里的亲戚到家里来,憋着都不愿意上厕所。”李云友说,农厕改造后,“臭茅坑”化身洗手间,“搬进”了屋内,如厕更方便了。
李云友拧开洗手台的水龙头,自来水就顺着陶瓷坑位流进了下水道。“和城里的洗手间一模一样的配置。”他说,上厕所不仅没了臭味和苍蝇,经过发酵杀菌后的粪水,还可以用来种菜。
李云友家改造的厕所是水冲式蹲便池,地下三格式无害化处理。在万东镇,像李云友家这样进行农村改厕的农户共有1900余户。
“厕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民的身心健康。”万东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罗昭贤说,为了将农村改厕工作落到实处,政府按照3000元/户给予农户专项补助,提高农户改厕积极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后,村里的卫生状况和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传统的“土厕所”到现代化的无害化卫生间,映射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许,是政府对民生无微不至的深切关怀。
不仅在万东镇,如今,一场农村入户改厕工作正在我区各村如火如荼地进行。
万盛日报记者从区爱卫办了解到,近年来,全区各镇均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重点,加大农户改则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习惯。针对农村具体情况,区爱卫办制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资料,开展农村改厕和“四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户使用卫生厕所意识。同时,区爱卫办对各镇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各镇负责对施工队伍开展培训和检查。
目前,我区农村入户改厕工作根据农户的地域条件,合理选择三格化粪池式或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模式,先建成样板户,再按照样板户标准,全镇推开,建一户、验收一户,保障了卫生厕所建设质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农户改厕25097户,累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
昔日的“土”厕所,披上了现代化的新装。昔日在苍蝇乱飞的厕所如厕的村民们拥有了干净卫生的“生态厕所”,生活习惯好了、身体健康了、乡村更美了、生活更幸福了。(解维坪 曹永龙 王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