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5年,他将荒山变成花椒林
本报记者应凤林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前,一棵棵缀满果实的花椒树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的味道,提示我们前行的目的地到了——甘宁镇高桥村花椒基地。
六月,成片的花椒树迎来采摘期,一颗颗翠绿的花椒簇拥枝头,50多名工人穿梭其间,忙而不乱。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50多岁的张朝明喜上眉梢,在坚定自己选择的同时,并决定继续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一同发展。
回忆起当初的选择,皮肤黝黑的张朝明将时光拉回了2013年。当年,从商海转行农业的他因为看准了花椒的保质期长和运输方便等优势,毅然选择了种植花椒树,并很快从江津区引回九叶青品种,栽植在自己的家乡甘宁镇高桥村的一片荒坡上。
对于花椒产业并不陌生的村民们,因为第一次大规模连片种植同样持怀疑态度,适合种植么?技术咋样哦?我们把土地流转给他放不放心哦?后来在村支两委的协调下,张朝明申请了家庭农场,流转了300亩土地,栽下了近20000株花椒苗。
放线打窝,搬运树苗,培土浇水……一时间,因为花椒产业的落地,让这个产业空虚的小乡村开始沸腾起来,村民们也逐渐意识到在做好自家农活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让张朝明一直看好的产业却在挂果第一年的时候出现了“水土不服。”花椒夏季成熟,采摘之后要将树枝剪掉,来年长出新芽,结出的花椒更大、更香。花椒苗栽下的第3年,花椒采摘之后,工人们按照经验将花椒树枝全部剪掉。接下来,张朝明发现有些修剪后的花椒树竟然出现了干枯、萎缩现象。
看着枯萎的花椒树,张朝明在心痛的同时也积极寻找原因。“树枝剪得太晚,刚好遇到了当年高温天气,花椒树没有了树枝和树叶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缺少养分导致了死亡。”远在江津的技术员建议张朝明将死树清理,来年提前修剪树枝。此举果然大大降低了花椒树死亡率。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种植技术,提升花椒品质,张朝明隔三差五跟随技术人员学习种植和管护技术,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带头做好花椒树的锄草、施肥、病害防治、护花护果、修枝整修等日常管护工作。
经过5年多时间的发展,在张朝明的精心管护下,今年300亩花椒,其中200亩迎来投产期,预计鲜花椒产量40吨左右。“现在正是采摘的时候,采摘期大约会持续一个月,只要不下雨,每天基地都有50多名工人从早到晚务工,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挣100多元。”张朝明介绍,采摘后的鲜花椒他们会进行初加工,在50度左右的烘干房里进行48个小时烘烤,烘干后的花椒将统一再销往重庆主城、江津等地批发市场,批发价每斤在50元左右。
如今,越来越红火的花椒产业,也点燃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都希望张朝明带领着大家一起种植一起干。得知大家的意愿后,毫不吝啬的张朝明从今年开始在地里育苗20000株,待到来年春季的时候就可以分发给有意愿的村民,移栽地里,采取公司 农户回收花椒的模式,带动农户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