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力争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
本报讯(记者汪佳通讯员向张玲)6月19日,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在农村网络化、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现状下,我区各个乡镇搭上“互联网 农业”的发展快车,电商交易让山乡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从今年起,我区将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进一步让土货走出去,大牌走进来,逐渐让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网络购物成为农民消费的重要渠道。
咸菜、豆制品、大米、豆腐乳、鸡蛋、玉米须……家住罗田镇长堰村的向娟开了个网店,销量从当初两三天一个单,变成了现在一个月销售额近万元。她回忆道,2013年外出打工返乡时,发现电子商务还是个空白,第一次想网上卖农产品时,却找不到快递公司把东西发出去,没网络,没快递,没货源,没包装。
如何真正打开这条路子呢?众所周知,大山深处,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一定程度限制了经济发展,农民种植的农产品销路无法打开。因此,我区今年商务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入推进电商公共服务、网络销售、物流配送、人才培训、质量溯源和大数据应用等“六大”体系建设。
其中物流配送体系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硬环境,改善配送体系,形成“专线”直达,一直是我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点。截至目前,我区已经在三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区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在41个镇乡建立了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还依托村居公服中心、便民超市等网点,建立了256个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点;根据交通运输布局,分为9条农村物流配送线路,每天将快递物品配送到每个镇乡的公共服务站,最后到村居配送站点和农民手中。
一个个“点”,一条条“线”,连接成一张大网。如今,城市下行商品1天可送达农村、农村上行产品1天可到达城市,农村物品配送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环境硬起来后,为了真正让货畅其流,我区今年还要支持和鼓励商贸企业与农业、工业和金融单位加强合作,继续举办“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农商对接”活动,组织开展地方特色产品、老字号产品“网上行”和“进名店”活动。今年初,在首届电商年货节促销活动中,全区48个镇乡、街道组织了名优特新农产品和加工制品参展促销,现场认购金额就达到3200万元。
“目前已经有众多企业报名申请品牌使用。”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土货要想真正走出去,还需要学会包装。今年我区将大力推广“百味万州”电商公共品牌,实现多项优质农特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合力打拼市场,构建一个价值清晰、形象统一、资源整合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