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中药人刘志友: 28年坚持为患者把好药材关

三峡都市报2018-08-16 09:35

刘志友向学生讲解中药材知识

拿起一片豆根,看看颜色和断面,摸摸质地,闻闻气味,再尝尝味道……纵使这样的动作刘志友已经重复过数百上千次,但豆根极苦的味道还是让他眉头一皱,不过随即便露出了笑容。“这批豆根不错,药材比较正。”

刘志友,47岁,副主任中药师,万州区中医院药剂科副科长。为辨别中药材真伪,他勤学苦练,如今能熟练掌握常用四百余种中药材的性状鉴定,任何伪劣药材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为明确药性,让患者放心服用,他以身试药;为传道、授业、解惑,他毫无保留将毕生所学倾力相传……28年来,刘志友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为广大患者把好药材关。

坚持勤学苦练强本领

尽管刘志友已经与中药材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但其实在上原四川省中药校前,他对中药完全不了解,连选择这个专业都是老师为他填报的。不过,随着刘志友学习的深入,他被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被中药材独有的气味所深深吸引,一有空余时间就钻进学校的样品室,仔细观察琢磨每一样药材。

1990年,毕业后刘志友进入万州区中医院工作,有了更多接触药材的机会。他拿着书籍、资料与实物一一对照,一遍遍看、摸、闻、尝,只为鉴别出混淆品与伪劣中药材。“老百姓来医院,少不了买药治病,如果连药都是假的病还怎么能好?”刘志友说,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要求他必须先提高自身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刘志友的努力没有白费,2015年他以重庆市第一名的成绩,选为首批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并到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游学。如今,他已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四百余种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定。

杜绝伪劣中药材进院

医院每进一批药材刘志友都要对其进行验货,从中找出混淆品或伪劣药材,坚决不让伪劣中药材进入医院。

2015年,医院采购回三公斤银柴胡,刘志友在对其进行查验时,发现这批药的味道尝起来有种苦涩的感觉,这与正品银柴胡带点甜味的口感完全不一样。刘志友当下便意识到这次采购回的银柴胡可能是混淆品,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断面后,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所谓的银柴胡其实是丝石竹。丝石竹入药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伤害,但其药效与银柴胡完全不同。

确定这批药材为丝石竹后,刘志友立即与该医药公司联系,表示要退货,阻止它们进入医院。多年来,刘志友坚持每批货必验,把金钱草与风寒草、山慈菇与金果榄、五加皮与香加皮等不少容易被混淆的中药材区分开,将混淆品阻隔在了院外。

以身试药让患者放心

古有“神农尝百草”,如今刘志友也成了一位尝药人。黄连、豆根等药材味苦,细辛、甘遂等药材麻、辣对口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为了保证药材药性,让患者真正药到病除,刘志友已坚持尝味辨真伪28年。

不仅如此,刘志友还以身试药,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以往选择半夏入药都需经过炮制,但今年上半年,有医生要求使用生半夏入汤剂,这让刘志友为难起来。尽管他知道,已有不少专家和研究都表明生半夏入药比炮制后的半夏效果更好,但生半夏是毒性药品,使用比较特殊,全国各地入汤剂使用的不多。为了放心,他将生半夏熬制成水,亲自试药。

“生半夏药性辛、温,且有毒,大剂量服用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等都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呕吐、全身麻木、不能发声等症状。它一天的服用量是9克,但我是一次就喝完。所以,当时喝之前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和害怕。”刘志友告诉记者,但为了测试药性,保证患者的健康,他必须这样做。好在,服用生半夏后的刘志友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服用该处方药的患者,病情也得到了缓解。

传道授业培养下一代

“刘老师,三七有些颜色不是灰褐色,是不是就是假药材?”近日,在区中医院中药房里,中药师佘英向刘志友请教道。“颜色并不是三七的鉴别点,因为土质不一样,长出来的三七颜色就会不一样……”听到提问后,刘志友拿出一块三七耐心地向她讲解道。“刘老师,银柴胡怎么鉴定?”“白土苓与土茯苓怎么区别?”看到刘志友在中药房,一旁的实习生都纷纷凑了过来,向刘志友请教,而刘志友也都一一向他们进行了解答。

传道、授业、解惑,带教学生,刘志友更是毫无保留。他常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明白书本上冗长且复杂的文字含义;他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赢得了学生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说:“自己总会老去,青年人才是未来的顶梁柱,我有责任和义务去教会他们。作为一名中药人,以后会继续为百姓的健康而不懈努力。”

记者辛晨通讯员范福强文/图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