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丨重庆公交车坠江后的四天三夜
10月28日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经公安机关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10月31日23时30分左右,随着浮吊船的吊索缓缓提升,坠江的公交车被打捞出水面。
↓↓↓打捞出水视频↓↓↓
公交车被打捞出水,50秒起现场鸣笛致哀。
10月28日,星期天,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王全超正在采访拍摄一场职业青年集体婚礼,感受着爱情和青春美好,沉浸在新人们的幸福和喜悦中……
突然,分社值班副总编张琴打来电话:“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赶紧到分社集合出发。”
11点30分左右,他与分社另外两名记者一道出发,赶往现场。
下午15点左右,记者抵达现场;15点08分,拍下了第一张现场救援的照片。
10月28日,救援人员在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该图为王全超在现场第一张发稿照片)。
由于救援现场在江中心,距离岸边太远,王全超与同事韩振便联系到武警部队,申请登上了搜救船。
就这样,忙碌的搜救场面、事发的万州长江二桥、被撞毁的护栏杆、官兵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一个个画面进入他的镜头。
而那时候,他并没有想到,他会在这艘船上,一待就是81个小时。
事发的万州长江二桥。
被撞毁的护栏杆。
官兵准备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事故发生后,武警、港航等部门10多艘专业船舶立刻赶到事故江面,进行搜救工作。
因为是从日常采访直接转入突发事件报道,记者平时出差需要的设备和行李都没有带在身上——没有电脑、没有相机充电器、没有换洗衣物、没有洗漱用品……
但好在由于多年采访养成的习惯,他多带了一件利器——相机手机转接线——平时用来保障在采访后及时发稿的手段,现在成了他能在现场及时回传照片的唯一武器。
就这样,一部手机、一个相机、两个镜头、一根转接线,成为了他接下来几天的所有工作设备。
记者展示当时在事故现场的全部工作设备。
为了持续保持靠近核心现场,也担心一旦下船就很难再重新上船,他决定一直待在船上,直到公交车被打捞出水。
而这个过程,比想象中要漫长。打捞面临的主要难点是水域复杂、江水较深。
夜幕逐渐降临,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截至28日20时,救援人员已打捞出2具遇难者遗体。
公羊救援队总指挥王斌向记者展示打捞上来的疑似被坠江公交车撞毁的护栏。
10月30日开始,搜救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潜水员在水下共发现7具遇难者遗体,并成功打捞起5具遇难者遗体。加上10月28日下午打捞的2具遗体,一共发现9具遇难者遗体。
同时,也摸清了坠江公交车水下情况,公交车呈30度角前倾、车辆结构部分受损。
31日早上6点左右,潜水员开始进行坠江公交车拴套、固定工作。
坠江公交车打捞转入拴套和固定作业。按计划于10月31日晚间打捞。
晚上19点左右,拴套固定工作结束,现场救援进入最关键的步骤:利用长江救援2号浮吊船起吊坠江公交车。21点30分,开始进行起捞作业。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作业,23点30分,坠江公交车成功出水,现场鸣笛致哀,愿逝者安息!
坠江公交车被缓缓吊起。
11月1日凌晨一点,处理完最后一张照片后,王全超随武警官兵乘坐冲锋舟上岸,这距离他上到船上,已经过去了81小时。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在拍摄救援现场。
图/文 王全超
编辑 孟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