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多元化就业让“上班”成乐事

万州时报2018-12-10 09:01

家政服务扮靓千家万户

产业农民致富门路增多

求职路上有了更多选择

记者丁靳文/图

熊玉国从浙江温州打工返回家乡后,在白羊场镇鱼泉社区的沿河北路开办了一个制鞋厂。回乡创业,也预示着在温州10多年的职业走向归零。但因为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于重头再来他无怨无悔。如今,他所创办的企业,效益还很不错。

熊玉国职业和身份的变化并不是一个个例。如今,很多人利用原先的职业资源积累,开辟了自己的新职业。时间倒回4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由于没有更多的职业可以让大家选择,每一个人一般只有一个职业,在当初看来,这个职业就是一生用来谋生,养家的重要途径。

然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变。职业的数量和种类可谓是令人目不暇接。

80年代司机很“吃香”

老廖是万州某机关的一名驾驶员,上世纪80年代是一名长途司机。当年他抱着一台电视机回家时,邻居们都艳羡:这年代能买一台电视回家真是厉害。长辈也乐了,“80年代的司机是吃香的”。80年代,成为一名司机,无论是开出租车还是大货车,都是一份不错的职业。

后来,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生活方式变革等促进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出租车司机属于城市化带来的一种职业,刚刚改革开放,汽车十分少见,万州城的出租车更是少之又少。

不仅是出租车司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

1983年毕业于师范专科学校的陆江被分配到学校教书,他说,当时身边的同学,高中毕业后,有的学驾驶干上了货车司机,有时还能沾光搭乘顺风车进趟城;有的摆摊当上个体户,不几年就成为了“万元户”。“开始对他们的工作还嗤之以鼻,后来就有点发自心底的羡慕了。”

90年代“下海”成新潮

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海”成了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

“下海”其实就是经商。吴江波、张春芳是万州最早一批从事个体户的人,在此之前,吴江波在造纸厂工作,张春芳在食品厂工作,但是两个厂子的效益不好,夫妇二人的工资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出来单干,所以两口子也就萌生了出来单干的想法。

“如今,我们都老了,而且互联网的强势崛起也使得挑剔的消费者不太喜欢我们这类粗放式的批发销售,所以接下来想干点别的,可能会去开一个早点铺子。”张春芳在接受采访时说。

虽然“下海”是上世纪90年代的风潮,但每个人的结果不尽相同。有的人成立了大型的企业,至今依然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也有人退出了,或者像吴江波、张春芳一样依然在坚持。这是一份职业,值得他们去坚守。

21世纪职业多元化

现如今,私人定制成为了一种风尚,这也体现了差异化和精细化的个人追求。从产业角度来看,传统制造业将转向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不再是企业的目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成为企业的新目标。

淘宝店主就是一个服务行业中的新职业,它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产生。但现如今,职业的淘宝店也不再延续过去低质低价的路线,而开始走个性、品牌和高端路线,在商品中融入店主对于品牌的认识。

周荣从事的就是这样一份职业。她的网店主要经营女装,在淘宝上进入她的店铺,可见琳琅满目的各色女装,十分潮流。而且衣服都很有特色,融入了很多周荣自己的想法。现在,周荣依然在专注做着自己的淘宝服装店,她已经拥有了一个12人的团队。“我希望让我的品牌能够让很多不认识我的人喜欢,他们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喜欢这个品牌,这就是我的目标。”周荣兴奋地描述着未来的规划。

周荣的网店其实就是服务行业不断发展至今的一个缩影,也预示着职业发展的未来:职业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

万州区就业局副局长田秀平认为,科学技术在进步,有许多职业容易被机器替代,如翻译、物流、纯体力劳动等。但也有部分职业难以被机器替代,如艺术,美术、音乐等。但不论机器替代如何进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如今多元化的就业模式让上班变成了快乐的事情。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