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技术应用做到“三个突出三个转变”
2018年10月25日,全市普通公路精表处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万州举行。市公路局副局长谭立云出席会议并在交流时指出,要不断推进“四新”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做到“三个突出”和“三个转变”,提高我市普通公路管养水平。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集体赴S103线渝巴路精表处施工现场观摩。他们通过图片展板及施工人员讲解详细了解碎石封层和精表处施工工艺原理,认真察看该工艺的应用效果,还当场观摩了施工人员的精表处洒布演示。现场气氛非常热闹,一些与会人员围着现场施工负责人,频频提问。了解精表处施工的流程、造价、工期、预期效果等各自关心的问题,另一些与会人员低着头踱步新铺路面,感受其平整度,有的人干脆蹲下身,仔细观察路面质量,同时小声地与同伴议论,探讨精表处技术应用前景。会议安排的参观时间已到,大家还意犹未尽,一步一回头,舍得离开。
在下午的交流会上,谭立云副局长指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和专家授课,提升全市各单位对公路“四新”技术的理解,不断推进“四新”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高我市普通公路管养水平。为此要做到“三个突出”和“三个转变”。
一是要突出预防性养护,转变养护方式。当前,“建养并重”已是公路行业内的广泛共识,“养护优先”的发展理念也正在行业内逐步确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正由被动养护向主动性养护转变,由矫正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由“要我养护”向“我要养护”转变。然而,公路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公路建设、养护工程依然是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公路行业的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7年底,市公路局按照“四个交通”发展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强普通干线公路路面预防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全行业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各区县也在推行绿色养护、精细化养护、机械化养护,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质量与投资效益,降低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距离群众和社会需求,预防性养护工作在全市的推广还任重道远。截至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4万公里,其中普通国省道里程达到1.5万公里,每年国省道大中修、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资金需求缺口大。加大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缓解公路资金投入的压力,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公路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要突出技术支撑,转变发展方式。今天在S103线渝巴路参观的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是一种沥青路面精细表面薄层处理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沥青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该技术将高性能胶结料和细集料混合,洒布(铺筑)到目标路面后,可以快速在路面上形成薄层,以修复路面病害。该技术具有密闭微裂缝,修复路表老化组织,重新粘结旧沥青混合料,提高沥青路面防水性、抗滑性,改善路表面外观等作用,能在施工后迅速开放交通。
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市公路局正联合重庆交通大学编制预防性养护技术指南,遴选适用于重庆普通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此次精表处技术观摩即是指南编制过程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各区县要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预防性养护技术,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效率,转变公路养护发展方式。
三是要突出目标考核,转变管理方式。市公路局《关于加强普通干线公路路面预防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十三五”末我市要基本建立适应本地区公路管养特点的预防养护管理和技术体系,要求各区县每年实施普通公路预防性养护里程不少于总里程的5%,有效维持目前的优、良等级路面技术状况。
为此,市公路局将加强对全市预防养护工程的行业指导,逐步构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市公路局负责审查预防养护工程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质量下达预防养护工程年度计划;区县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上报年度预防养护建议计划,组织编制设计方案,筹集资金,督促项目实施;区县公路管理机构是预防性养护的实施主体,要具体实施预防养护工程。特别要强调的是,预防养护工作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也已成为全市公路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是每年养护资金“以奖代补”分配重要指标,各区县要加强考核力度,有效开展公路预防养护工作。
各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相关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约140人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