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西南大学教授王建力带领学生跑遍33个区县 在扶贫一线培养大学生的乡村情怀

重庆日报客户端吴长飞2018-11-23 13:39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吴长飞 )11月2日上午,王建力教授在与他的团队讨论完接下来的新一轮精准扶贫评估重点问题后,连忙赶来接受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优化精准扶贫的评价体系马虎不得。”他说。

王建力是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3年来,他先后带领1000余名师生深入重庆33个有扶贫任务的区县,走访20000余户村民开展精准扶贫评估。

“学生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多次肯定。”据王建力介绍,团队入户调查的数据能够客观评判重庆市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脱贫人口退出准确率和群众对扶贫帮扶工作的满意度,能对推动重庆市下一步脱贫攻坚提供有效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王建力说,这个工作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在校大学生带到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在扶贫一线培养他们的乡村情怀。

“把大学生带到最贫困的乡村去”

今年是王建力参与精准扶贫评估工作的第三个年头。2016年,西南大学通过竞标,参与并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以及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任务,王建力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每年12月份是团队集中深入农村走访的时候,团队中约有100人都是西南大学的在校生。两人一小组,一天要完成8-10户贫困户的入户走访,有的地方,往往为了一户人家的调查要走上四五个小时的山路。

“为什么要把大学生带到贫困村去?”王建力说,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走到农村连常见的农作物都不认识。

“他们不了解农村,可乡村振兴需要他们!”王建力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大学生热爱乡土,心里装着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王建力为此专门创建了“六个一”工作方法:一份问卷,一部手机,一支录音笔,一个录像机,一个GPS定位,一个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大学生们就这样背上行李,用脚步在大山里丈量乡村,为重庆的精准扶贫采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

“了解农村后,基层就业有底了”

“王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总对我们说每次入户走访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王建力的学生、博士生刘愿理说,每次走访后,王建力都会让大家反思。渐渐地,团队总结出了一套“四有”入户调查法,即“有备”“有问”“有看”“有想”。通过这个方法,使得精准扶贫的评估更有效率,更准确。

一次调查中,有个已经脱贫的农户一直“诉苦”,说上有小下有老,妻子身患疾病,生计十分困难。按照他的说法,他家没有达到脱贫线,但团队成员并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而是通过多“看”,发现他家床上有一个苹果手机,冰箱里也塞满了牛肉。

“经过反复询问,才知道这个脱贫户是在装穷。”刘愿理介绍,这套方法也将应用到重庆新一轮的精准扶贫评估中来。

同时,很多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大学生,通过与基层扶贫干部的接触,对自己的就业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很多团队成员都表示,毕业后会报考基层公务员。“有了这样的实地接触农村经历,我们去农村基层就业,心里就有底了。”刘愿理说。

“毕业了,我就回家乡教书”

精准扶贫评估的工作,让大学生们重新认识了农村。

“我也是农村的,但没想到农村还有些地方竟然还如此贫穷。”团队成员杨彦昆说,当他看到渝东北、渝东南片区还有很多人住的是土墙房时,心里很吃惊。

随着与扶贫干部和贫困户的深入接触,杨彦昆渐渐由表面认识转向心灵的触动。2016年底,杨彦昆在武隆一名基层女扶贫干部带领下入户走访,返回县城时,向导告诉他,这名女干部本不是重庆人,是上世纪90年代放弃十多万年薪志愿从外地来武隆的,如今已在重庆安家,一直默默地为基层做奉献。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杨彦昆说,这位女干部的奉献精神坚定了他毕业后就回家乡教书的信念。

杨彦昆的家乡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没有高学历的老师教过他。“读高中时,我是多么渴望有个读过大学的老师和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杨彦昆说,现在自己已经是研究生了,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很辽阔,也很精彩,”我要像那名女干部一样,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