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立足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旅游扶贫(《重庆扶贫专报》第96期)
近年来,武隆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市“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新路径。目前,武隆区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00个,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452户,接待床位4万余张,带动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8年,该区乡村旅游接待已超过730万人次,综合收入实现14.61亿元。
一、科学规划,明确旅游扶贫“定位”。一是明确旅游促扶贫开发的目标“定位”。武隆区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确立“扶贫开发打基础、打好基础抓旅游、发展旅游促脱贫”的乡村旅游扶贫思路,全面启动实施以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主线的扶贫开发工程,研究出台《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构建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互动共建模式。二是明确推进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按照“一片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思路,编制《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贫困群众比较集中的仙女山片区、白马山片区、芙蓉湖片区、桐梓山片区和弹子山片区不同的发展定位,推动全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规范化、精品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三是明确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坚持把“生态优先、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定位营销,引领武隆乡村旅游由“重庆的武隆”、“中国的武隆”向“世界的武隆”良性嬗变。
二、探索模式,构建旅游扶贫“平台”。一是景区配套型。将景区“大旅游”与乡村“小旅游”有机结合,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依托景区(点)发展种植养殖、提供餐饮住宿服务、销售特色旅游商品等增收致富。二是农家休闲型。以小型“农(林)家乐”为代表,以一家一户为经营主体,依托良好的自然乡间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和诱人的风味特餐,从吃、住、游等方面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三是生态观光型。坚持农旅融合,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等模式,以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导,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双河木根、火炉梦冲塘、白马天尺坪、赵家白院子等一批生态观光体验园区,贫困农户通过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收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实现增收脱贫。四是民俗村寨型。依托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和民俗民族文化,让游客充分体验民族民俗风情,成功打造后坪天池坝苗寨、浩口田家仡佬村寨、土地犀牛寨、沧沟大田古村落、文复冉家湾古村落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三、创新机制,夯实旅游扶贫“基础”。一是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旅游扶贫协调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旅游、扶贫等30个涉旅、涉农部门任领导小组成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制度,研究解决乡村旅游扶贫中的难题。二是创新政策引导机制。区财政每年预算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基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规划编制、精品打造、示范建设、宣传营销、龙头企业培育等;以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水、电、路、通讯、环保、扶贫等资金,集中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每年评选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点)给予100万奖励;农村贫困群众发展农(林)家乐和家庭公寓,每新增一个床位一次性奖补500元,被评为三、四、五星级的乡村旅游示范户分别给予1万、2万、3万奖励。三是构建扶贫帮扶机制。由县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成27个旅游扶贫集团,对口帮扶全区27个乡镇(街道)。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6000余人,对贫困家庭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通过多种形式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种养殖技能、标准化服务、科技知识等培训。四是建立电商营销机制。为促进乡村旅游长远发展,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村级服务点的全覆盖。积极培育电商企业,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群众可免费在网上进行营销,包括房间预定、土特产订购等。2017年,武隆区乡村旅游商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超过10亿元。(根据武隆区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