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从13.7%到1.55%——巫山贫困发生率骤降的背后故事

重庆日报移动端2018-06-13 17:20

重庆日报客户端(记者 颜安 实习生 王丽 编辑 张国勇)6月12日,即将迎接国检的巫山县放出一组数据:12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2万余户8.3万余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3.7%降至1.55%。

贫困发生率骤降的背后,是巫山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准确把握。“我们牵住脱贫攻坚‘牛鼻子’,对症下药,取得了如今的成绩。”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

推进健康扶贫 破解贫病交加之“痛”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巫山对全县农村人口进行了全面筛查,精准识别出120个贫困村,建卡贫困户24620户90642人,其中按贫困原因划分,因病致贫的就有6803户2336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5.8%,成为脱贫摘帽的第一大“拦路虎”。

找准穷根后,巫山举全县之力,创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首先,全面实施“千名医务人员‘一帮一’救助贫困家庭患者”攻坚行动;其次,对家庭主要劳动力或因生活不能自理直接影响主要劳动力就业的家庭患病成员,按照“集中初筛复查、分批次入院治疗、全程跟踪服务”三个步骤进行诊治,诊治费用则通过医保报销一点、医院减免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患者自付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全力推进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体检筛查、巡回义诊、签约服务、药品发放“五个全覆盖”。

这样的“组合拳”,让不少群众不再为无钱治病而发愁。

张耀林是巫山县当阳乡红岩村六组的一名建卡贫困户,因患有肺结核,2017年两次在县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现已基本恢复正常,住院共花费医药费17709.26元,报销补助17709.26元,他没花一分钱医药费。

同样是2017年,双龙镇洞桥村贫困户陈先翠在县医院住了14天的院,医疗费7000多元。但按照“4个一点”的政策,她的床位费由医院负担,国家补贴3000元,民政补贴一部分,医疗保险再报销一部分,个人几乎没花什么钱。“以前疼得站不住,现在可以下地干活了,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她感慨道。

该县创新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以来,已累计救助贫困群众1.2万余人,医疗总费用6863.77万元,其中群众患者自付仅54.39万元,超过70%的贫困户已治愈或好转恢复劳动生产力,基本实现了“治愈一人、脱贫一户”。

补齐基础设施 彻底改变“山里山外两重天”局面

健康扶贫,为贫困群众兜了底,但要实现脱贫致富,还得打通很多关键环节。

巫山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景点众多,但是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多“养在深闺”,不少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苦熬。

因此,补齐基础设施欠账,至关重要。

2015年,巫山县骡坪镇凤岭村的进村路坑洼不平,公路两边的茅草有一人多高,进村得花一番功夫。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村投入上千万元,新修及整修道路24公里,组组可通小轿车;新建人畜饮水池7口1400立方米,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整修村级服务中心,新建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以及卫生室与网上村庄。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县都坚持把基础设施的改善放在首位。”朱钦万说,只有公路、饮水、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等才具备条件。

经过3年的努力,该县累计新(改)建公路3000余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畅,100%的撤并村通畅,不通公路的入户人行便道全覆盖。

在安全饮水方面,该县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整治)饮水工程2500余处,铺设管道2.06万千米,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该县还实施了农网改造和通信升级,所有行政村动力电、通讯网络全覆盖。新建(整修)村便民服务中心158个,村文体广场128个,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展绿色产业 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所有这一切,都为发展产业做了万全准备。

几年前,在巫山县建平乡柳坪村的公路边,贫困户龚海燕开了一家农家乐。 农家乐刚开那会儿,由于门前只有普通的乡村土路,农家乐的生意并不是很红火。

2016年,农家乐门前的红叶大道修好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让龚海燕的农家乐招徕了更多的客人。在随后到来的巫山国际红叶节中,龚海燕赚了个盆满钵满。

该县曲尺乡朝阳村贫困户王祖保,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再加上本人又患重病,导致家境非常贫困。通过治疗病情康复后,他搭上了曲尺乡产业脱贫的顺风车,种植脆李和草莓。

“我种植了近20亩脆李、4亩草莓,去年收入达到15万元。”王祖保说,靠这产业,家里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

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说,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自然禀赋,是大自然对巫山的馈赠,因此打好“生态牌”,发展绿色产业,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巫山的必然选择。

“在夯实产业基础中,我们做到了全县有主导产业,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村有骨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该负责人表示,全县重点发展的是山羊、脆李、中药材、烤烟。

2017年底,巫山出栏山羊58万只,脆李、中药材分别达20万亩,烤烟稳定种植6万亩,上述产业成为老百姓增收的主要源泉。

资料显示,2017年底巫山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5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2/3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发展对群众收入的带动性。

健康扶贫斩断最大的“穷根”,基础设施为产业铺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种种对症下药的措施,让巫山的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

“我们还要继续巩固提高,让群众的收入不断增长,实现高质量脱贫和全面小康。”该负责人最后表示。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