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坝镇:小辣椒撬动致富大产业
巍巍玛瑙山,悠悠清河畔。在素有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大门”之称的刀坝镇,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全镇24个村3170亩订单辣椒红了刀坝的山,富了群众的钱袋子。
山旮旯的脱贫致富诀
刀坝镇辖28个村268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30390人,有贫困村2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2344户800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24%,是印江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全镇多为沙质土壤,水土保湿难。
今年,该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大力气,在产业培育上下足“绣花功夫”,科学规划、合力布局,采取“1N”和“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基层党建 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 贫困户公司”为实施主体,编制优质辣椒项目7个,争取资金400万元,签订1.8元/斤保底价收购协议。通过集中流转土地,以“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改革为统领,着力在“短期能增收、短期能见效、短期能致富”的辣椒产业上做文章,发展3170亩辣椒,覆盖贫困户1969户6714人。
辣尖上的脱贫致富梦
8月的天气异常闷热,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早晨。陈茶芬背着背篓、提着口袋,早早地来到罗南溪村辣椒种植基地,“起早摘了40斤辣椒,现在回去给驻村干部煮早饭,下午我再来摘,这样一天我就有两份工资。”陈茶芬是罗南溪村的贫困户,丈夫二级残疾,两个小孩上学,平常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就近打点零工,今年她被罗南溪村攻坚队以每月1400元聘请为炊事员,除正常的每天煮两顿饭以外,还能在空闲时间再到辣椒地兼职。在辣椒管护期间,陈茶芬以80元/亩的单价个人承包了15亩辣椒地进行管护,10天挣了1200元。时下正是辣椒成熟之际,陈茶芬的脸上又是喜笑颜开,除了干好煮饭工作以外,还能到辣椒地采摘辣椒,按照7角/斤的采摘费,她每天还能再挣50元。从辣椒的育苗—整地—移栽—除草—施肥—采摘,不少像陈茶芬这种贫困户在辣椒地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村上至九旬老人,下至不到十岁的小孩,都到辣椒地帮忙采摘辣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能领到属于他们的那份辛苦钱。”县委办驻来安村第一书记贺辉说。
今年,该镇在产业发展上,紧扣“八要素”,除了注重产业选择外,更注重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培训农民到辣椒地就近务工,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难和家门口就业问题。在劳务输出上采取发包的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目前已拨付辣椒劳务费218万元,覆盖贫困户1万余人次。
产业链上的脱贫致富经
“年初栽的200亩春茶,通过套种辣椒,贫困户短期利益分红钱得了,村里的茶叶也管护出来了,一举两得。”田坝村村主任张羽会说。该镇今年在产业发展上,克服山多地少的发展瓶颈,采取长效产业和短效产业套种。
“五月青脆李采摘销售后,我们又紧锣密鼓地组织群众采收辣椒,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着手‘夏秋攻势’产业发展,争取不让土地撂荒任何一季。”县工贸局驻下大坪村第一书记杨洪江在各组召开院坝会时和群众计划着。
过去,刀坝到重庆秀山的公路没有开通,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想发展产业因交通不便无处可销,群众急啊!而今,通往重庆秀山的路畅了,沿印松高速公路快通了。“甩开膀子加油干,脚踏实地跟党走,再苦再累咱都不怕,发誓要摘掉贫穷的帽子。”南家村200亩冬桃基地负责人张金安看着满园的桃子,斩钉截铁地说着。
像下大坪、田坝村实行产业套种,将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的村比比皆是,如共和村在500亩猕猴桃基地套种150亩辣椒,保河村在200亩红心柚中套种200亩辣椒,庙坪村在500亩藤椒基地套种200亩辣椒……通过精心管护小辣椒,也管护了长效产业,刀坝3000余亩的小辣椒正撬动着全镇上千亩大产业向着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方向发展。
据悉,该镇开秤收辣椒3天,已收购5万余斤,折合人民币9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