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展现中国经济社会新图景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47岁的西藏牧民顿珠有了一份新职业——厨师。上班的酒店就在村里,所以他并不需要在放了半辈子牛羊之后离开家乡。
受惠于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顿珠所在的拉萨市达东村迅速发展起特色旅游,并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带动村民们纷纷脱贫。
西藏达东村成为拉萨市民度假休闲胜地。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一个月能挣4200元,两个月就赶上一年的务农收入了!”顿珠说,过去村里最缺的就是产业,现在情况正在快速好转。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安徽农垦集团开启了国有资本和现代农业的“牵手”。这家公司接手了小岗村4300亩集体土地,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全面整理后将其分包给农户管理。
安徽省农服公司党委书记胡兴兵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国有资本的介入为种田农民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解决了谁来种田、怎么种田这两大未来农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安徽小岗村实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4300亩规模化农田。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被视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希望以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到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从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到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幅由乡村振兴勾画的中国经济社会崭新图景正在逐渐清晰。
重庆市酉阳县武陵山区深处,一个名为花田乡的土家族乡镇依靠“一粒大米”摆脱了贫困,让全县进入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花田乡出产的稻米质白如玉、清香扑鼻,历史上曾是宫廷贡品,被誉为“花田贡米”。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制于分散种植带来的良莠不齐,农民们种稻赚不到钱,纷纷外出务工。全乡超过40%的水田撂荒,花田贡米逐渐“销声匿迹”。
重庆酉阳县花田乡种植“花田贡米”的梯田 。新华社记者周文冲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花田乡组建了花田贡米种植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稻种供应、种植流程。提高品质的花田贡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售价一度是普通稻谷的近3倍,不少参与种稻的贫困户当年就脱了贫。
如今,花田贡米已成为酉阳县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该县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贡米加工业,并开始着手修缮全县的土家族古村落,依托花田贡米的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村现在风景如画。几年前,这里却是名副其实的“脏乱穷”。河里垃圾成堆,蚊蝇成群,到处臭气熏天。
为了改善环境,一位名叫孟凡全的绿化公司老板被请回村里任党支部书记。他带头垫资改造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小穿芳峪村先后建成了乡野公园、农耕文化体验园、房车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成为“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的3A景区。
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乡野公园。采访对象提供图片
乡村振兴还让中国的农产品走出国门。在山西南部运城市,各种水果被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山西省政府正在积极计划投资建设“运城水果出口平台”。
在中国最大的葵花生产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民收获的葵花籽“乘坐”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被销往中东地区。
“乡村振兴战略将中国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置身于全球产业链价值分配之中,全方位提升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水平,让中国经济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说。
执笔记者:李鲲;参与采写:吕梦琦、白少波、马姝瑞、赵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