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 | 庙溪乡油木村三次产业兴村试验

酉阳发布2018-08-07 17:05

眼下,庙溪乡油木村椒香四溢,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然而,却鲜有人了解油木村人近20年来三次产业兴村试验的故事。

第一次 跟随大潮,种烤烟

去年,一条近20公里的乡村通畅公路一头扎进了油木村1组的深山密林里。从此,被数座大山锁在了海拔500至700多米的地方终于有了一条宽敞的公路方便出行。

“交通条件的改善,只不过是油木村最小的改变。”对于村里近年来的点滴变化,油木村党支部书记曾云沛感触最深。

1990年,作为村里少有的文化人,曾云沛原本打算外出找工作,但村里小学因为没有教师而停课的现状,将他从外出的客车上拉了回来。

“教书育人的时光是美好的,但大山里的日子却是艰难的。”曾云沛回忆,上世纪90年代,村里除了交通不便,最困难的是没有成熟稳定的增收致富产业,村民手里没有钱,生活水平一直很低。

大山阻隔,产业发展受限,油木村持续贫困。时间来到了1998年前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云沛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决定放下教鞭,通过产业实践为村子寻找一条发展道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烤烟就是庙溪乡的重要产业之一,当时全乡烤烟种植面积有数万亩,可谓家家户户种烤烟。最后,曾云沛决定跟随大流。那一年,他鼓着劲,一口气种下了10多亩。

第二次 独辟蹊径,种花生

村民陈美学,今年43岁。在家务农多年,受制于村里的自然条件,只能耕种传统的“三大坨”(苞谷、洋芋、红苕)农作物。20多年下来,家里锄头用坏了10多把,也没能从地里刨出好日子。

“苦日子过久了,总想谋个出路,换个活法。”陈美学说,她家和曾云沛一样,后来也陆续种了10多亩烤烟。但种了几年后,土壤肥力下降,烤烟质量不高,很难卖上好价钱。除去肥料和人工开支,基本没有挣到什么钱。

然而,在油木村,像陈美学一样,守着绿水青山,却一直过着苦日子的村民比比皆是。近几年,陈美学一直想换种其他农作物,但改种什么,她心里一直没底。

“烤烟周期短,见效快,曾经风靡一时,但年年种,土壤肥力跟不上,烟叶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曾云沛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他就开始试种其他农作物。最后独辟蹊径,种植小米花生。

小米花生前几年效益可观,但可惜好景不长。2006年,油木村里种植的花生因土地肥力跟不上和病虫害等因素,没能为村民带来多大效益,无法让村民持续增收。

第三次 因地制宜,种花椒

时间到了2014年,乡上组织的一场推介会又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青花椒。

“尽管村里的野生花椒到处都是,表明我们村适合种植青花椒。但任凭县里的农业专家和乡上干部好说歹说,村民就是不相信。”曾云沛说,为了给村民带好头,他便和另外几个村民试种了20多亩。

“在花椒苗栽下地后,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村民付昌汉回忆,为了种好青花椒,曾云沛还带着大家专门外出学习了5天。远到我市江津区,近到我县泔溪、铜鼓、板溪等地。

不懂就学,以学促做。第三年夏天,曾云沛等人的辛勤付出就有了回报。尽管这20多亩青花椒只是初挂果,但一串串绿油油的青花椒像珍珠、像宝石,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枝头。

“所有青花椒由和信农业公司统购统销,为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给农户损害,他们还确定了保底收购价。如果当年价格高于保底价,高出部分由公司与农户各分50%的利润。”付昌汉说,花椒第三年就见到了效益,村民一下就来了积极性,当年就陆续发展了上千亩青花椒。

2017年春天,油木村里野生的花椒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香气扑鼻。一处陡峭的山坡下,陈美学带着全家人上阵,一口气种下了近20亩青花椒苗。

最近,曾云沛专门为陈美学家算了一笔账:“新种的青花椒3年后就可以大面积挂果,而且陆续进入丰产期,到时只需要按时除草、施肥就能保证产量。丰产后效益十分可观。”

“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以后你家多了个绿色银行咧。”

“那是,总算是找到了合适的产业了。”陈美学说,看着满山的花椒树一片翠绿,她心里终于有底了。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