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 | 官清大坨人走上康庄大道:你好,新生活!
在官清乡,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的甘龙河与我县境内的桥子洞河相聚。亿万年来,两条河流不分昼夜,奔腾不息,硬生生地在崇山峻岭中劈开了一道峡口。于是,该乡的长谷之地便唤为峡口。
俯瞰官清集镇
从长谷之地向南,直线距离1公里外,山涧除了有峡口绝壁矗立,还有水滴石穿的交织声传来。沿着盘山的数十个大弯向上走,随意选一处垭口,都可俯瞰官清第一村——峡口村。
在海拔800多米的峡口村2组,一个叫大坨(小地名)的地方,就藏在峡口崖尖背后的密林深处。“村庄凋敝,村人困苦,只见女嫁出,不见人嫁来。”历史上,这里是出行难和贫困的代表地。
而今,随着一条近10公里长的通畅公路扎进大坨后,这个偏远的山村迎来了重生。
眼下,重生的大坨正和中国成千上万个偏远的村庄一样,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实施,正以新时代村庄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也借东风,抓实干,正大步地朝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迈去。
>>>
别了,出行难!
村民袁先祥,祖辈生活在大坨的垭口边上。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人了。
老袁长得方正抖擞,讲话中气十足。但说起记忆中的出行难,年近8旬的他,长叹一口气后才娓娓道来。
“雨天的峡口,浓雾笼罩着这条羊肠小道,加上道路湿滑,十分危险。”老袁低声地讲着。上世纪80年代,他冒着一场小雨下山购买年货,就在峡口的绝壁上经历了一次生死瞬间。
当时,他背着年货往回赶,因为道路湿滑,一个踉跄,他侧着行走的身体瞬间失去了平衡,险些跌入深谷。好在一株黄金条树救了他的命。
“要下山,雨过天晴等三天。”经历过危险后,老袁谨记先辈人留下的话,并严格遵守。但凡雨天,他绝不下山。
时间来到2011年前后,通畅公路沿着峡口的大山盘旋而上。在深山密林里穿梭了近10公里后,终于连接了大坨。
通往大坨的通畅公路
通路那天,老袁特意沿着新路下山,买来鞭炮庆祝。站在家门口的公路上,老袁嘴里碎碎念道:“太好了,出行不再难了!”老袁口中仪式性的言语不停,像是在与羊肠小道道别。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官清乡持续发力治理出行难。仅2017年,就投入1800多万元新建、改建通村(组)公路和便民路。截至今年上半年,该乡基本实现撤并村通畅率达到100%,自然通组率50%以上。
大坨的巨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
“有了致富路,真好!”
丰年食五谷杂粮,荒年吃糠咽野菜。刻在村民袁得安记忆深处的大坨,除了贫穷,还是贫穷。
“家里有近10亩地,只能种玉米、红薯。尽管丰年产量不小,但根本没法弄到山下换成钱。”袁得安回忆,小时候,家里年年都会养上几头猪。每到年底,家人想尽办法请人把猪抬到山下出售。卖猪换到的钱就是全家人一年生活开支的来源。
过去的50多年岁月里,荒年,袁得安家遇到过好几次。
大坨地势高,土壤肥沃,但土质疏松,蓄不住水。天干久了,荒年也就来了。袁得安说,天干久了,玉米不结穗,埋在地里的土豆也不长个。“到了秋收,地里没啥收成,可苦了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
于是,大坨人决心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后来,种了几年地的袁得安也成了务工大军中的一员,成了“逃荒”者。
然而,2010年的春天刚过去不久,正在沿海务工的袁得安就接到了一通来自大坨的急电。电话里的声音告诉他:“你父亲病危,快点回来吧!”
坐着慢火车回乡的他,错过了见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带着对父亲的愧疚,他决心留在大坨。
时光在大坨打了个盹,很快就来到了2011年,袁得安仍旧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这时,要修一条公路进大坨的消息,让他一下兴奋了起来。他心里明白:有公路了,种啥都能运下山换钱!
在随后的几年里,袁得安一口气发展了近百亩烤烟。现在一到夏天,他的基地里烟苗成行。从高处俯瞰,一片碧绿。
“有了致富路,真好!”站在基地里,袁得安激动地说。
>>>
你好,新生活!
公路通了,外出务工的人们纷纷返乡,大坨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据了解,就在通公路后的几年时间里,轿车、活动室、有线网络……很多城里有的事物和设施,沿着这条道路进村入户,在大坨扎下了根。
村庄有新貌,村民也有新体会。
过去用水全靠肩挑背磨。路通后,政府送来了材料,帮助大坨人修建了40多个小蓄水池。75岁的袁先祥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全靠国家的好政策。”
大坨通路的第一年,乡亲们就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秋收后,时常有商人开着大卡车到村里收购多余的粮食。53岁的袁先发说,因为多了收益,不少乡亲当年就把“穷病”抑制住了。
最近,大坨里也有了“新玩意”。51岁的袁勇说,今年4月份就有电信和移动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村里安装网络设施。以往只在城市里看见过的光纤,最近也在他家装上了。为此,一向节俭的他还特意换了一台3000多元的彩色电视机。他打算借此提高生活品质。
大坨人,能吃苦,好日子终于一点一点熬出来了,真正地结束了“逃荒”的历史。73岁的老党员袁启右感慨地说:“一直以来,大坨都是穷苦的地方。不曾想,到了新时代,乡亲们也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