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中国古代快递业惊呆了马可·波罗

淇河晨报2018-11-12 10:03

如果古代也有“双11”,帝王后妃们心血来潮疯狂“买买买”,下单之后,多久能收到货呢?在古代,又有哪些大名鼎鼎的“快递小哥”?如果点开古人的“购物车”,快递包裹里都会装些啥?其实,快递并不是啥新鲜玩意儿,中国古人玩的花样也并不比今天少。

中国古代快递业很给力

成熟的快递业务,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周礼·秋官》记载的周王朝的官职中,便有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对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这句话也为之后两千年的快递业立了规矩:不管路途有多远有多难,总之一个字——快。

到了春秋时期,快递传送不再限于脚力,而是改用马传。近距离传递物品用“单骑”,长距离传递用接力”。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为快递物流添了条便捷的水路。唐玄宗在位时,全国大约有1600个驿站,涵盖了水驿、陆驿和水陆相兼驿。诗人岑参曾写下自己的见闻:“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那“星流”有多快呢?不妨推算下,安史之乱时,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一带)起兵,远在长安的唐玄宗6天后收到消息,平均下来是日行500里的速度。

元朝四通八达的驿路,惊呆了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他如此描述:“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英里,或三十英里,必有一驿……”并对驿站大发感慨:这真是十分奇异的一种制度,因而在行动上也很有效率,几乎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宋代的快递更是“分秒必争”。在步递、马递之上,还有更快的急脚递、金字牌递。《梦溪笔谈》里写道,传送时“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沈括这番“过如飞电”的形容难免夸张,但用在今天的高铁快递上倒很贴切。

开疆拓土的清朝,为保证军情等信息快速传递,在邮驿事业上大力投入,快递运速上了新台阶。以前一昼夜最多跑四五百里,清朝时可达六百至八百里,正是电视里常说的“八百里加急”。

古代“快递公司”也支持到付

古代朝廷开的“快递公司”并不对平民开放,如果想要给亲友们捎东西,一般会托出远门的乡邻亲朋捎带。这种非专业的快递风险比较大,遇到不靠谱儿的人只能自认倒霉。

《世说新语·任诞》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殷羡从南京出发到豫章(今江西)任太守,临行前别人托他带了100多封信,他出城以后就全部扔到水里了,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做致书邮。”这种收人信函又毁弃的做法,让人不齿,不仅被写进了史书,至今的文人们还以“洪乔”形容不值得信托的人。

有需求就有市场,商业发达的明清时期,民营快递公司”开始涌现。明朝永乐年间,商人首创了民信局”,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和今天的快递相差无几,甚至连付快递费的花样也和今天如出一辙:不仅寄件人可以全付,还支持收件人到付,寄件人和收件人各付一半也被允许。对于老顾客,月结、季度结、年结都不是问题,没准儿还能打个折扣。

有数据称,清朝登记的“民信局”有300多家,后来因为官方也开办了邮政局,“民信局”逐渐淡出。

当然,人们在江湖武侠片里看到更多的是镖局,受人钱财,凭借武功,专门保护他人财物或人身安全。镖局承担的业务广泛,包括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等。不同地区间的商人做生意,难以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镖局还充当了中间人。

既然说到了镖局,想必大家一定对镖师的江湖很感兴趣。你以为镖师们行走江湖只是靠一身武功?其实,影视剧中绿林好汉与镖师们打作一团的情景并非常态,倒是出门在外靠朋友,冤家宜解不宜结,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有人总结了镖局做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自身有硬功夫。

镖局的红火,将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吸纳进来,客观上推动了武术的长足发展。后来,随着银行性质的票号兴起、铁路等现代交通的修建,冷兵器时代落幕,镖局随之走向了没落。

重视对包裹的密封

《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员超300万名,2018年业务量或超490亿件。那古代的快递员有多少?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2万人,其中驿夫1.7万多人。清代顶峰时期,全国有驿站2000处,急递铺多达1.4万所,驿夫7万多人,铺兵4万名。

虽说是数以万计,但看似普通的快递员,也是有准入门槛的。秦代就有硬性要求:“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快递员。

在管理制度上,古人做得也并不差。秦代就建立了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这种制度在今天依然沿用,如果那时有电脑,输入快递单号,也能实时追溯买的包裹在何处。

我们签收快递时,一般会被提醒“请确保包裹完好未被拆封”。密封是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古代的包裹在密封上也是做足了文章。

秦代传送的竹简文书,捆扎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汉代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件的形状、大小,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中。清代则有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快递员是肯定看不到的。

《唐律疏议》规定:“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

李自成也曾是“快递小哥”

盘点古代的“快递小哥”,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

出身贫寒的李自成,小小年纪便经历了父母双亡的悲惨遭遇,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后来一时大意而弄丢了快件,这个快件还是政府公文,其时正逢裁员潮,因此丢了饭碗。

精简驿站是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做的决定。当时驿站制度出现了很多弊端,中饱私囊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是正常的整顿,却不小心改变了后来进入史书的“闯王”李自成的轨迹,似乎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一穷二白的李自成后来走上了农民起义的道路,在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之后,崇祯皇帝在煤山寻了一棵歪脖子树自缢身亡。

崇祯皇帝裁撤驿站,最终一手打造了灭亡自己的流贼。这个“蝴蝶效应”一般的故事,当然只是一种野史的说法,并不严谨,但正是因为充满戏剧性,成为坊间乐于演绎的趣闻。

古代有一位叫麦铁杖的“飞毛腿”快递员。《隋书》记载,这位生活在陈末隋初的麦铁杖,有“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的本事,不过最初他的“神技能”没用在正途,而是与人合伙做贼被俘,沦为朝廷奴仆,专给陈后主撑伞。可“风一样的男子”终究还是脚痒痒,常趁退朝之后,步行100多里到南徐州,打劫偷盗,次日早晨返回,仍旧给陈后主撑伞。

后来麦铁杖被人举报,幸好遇上了陈后主怜惜他勇猛敏捷,警告之后就放他回家了。假以时日,老麦找到了用武之地,成为隋朝大将军,还远征突厥立了功。

古人“购物车”里

有荔枝、螃蟹还有长江鱼

发达的快递物流,让现代人足不出户享受着天南海北的特产好物,这可是古代宫廷帝王后妃们都艳羡的生活。不过,在快递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唐代宫廷的“购物车”里也能看到生鲜果蔬的身影。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快递业务要数给杨贵妃送荔枝了。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特意派人到岭南摘取优质的荔枝,快马加鞭赶回长安,以便让杨贵妃吃个新鲜。只是,这送荔枝的快递小哥”,真正的工作是传递紧急军情。快递送荔枝,在后世还成了杨贵妃误国的证据之一。杜牧的诗作有云:“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不过,这单荔枝快递的发货地点存在争议。唐朝都城长安,与岭南广东一带相隔两三千公里。按照当时的运速,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那时荔枝的味道很可能已经变了。因此有学者提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并非出自岭南,而是巴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

其实,像这种传送南方鲜果的快递业务,早在汉代皇宫里已经有之,南方进贡的龙眼、荔枝,就有不少是快递而来。

对于海鲜,古代快递也各有各的招儿。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平原郡贡糖蟹,采于河间界……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这是从山东进贡的鲜货,为了保证新鲜,捉到以后就直接用毡子密封,捆在驿马上速递到京城时还是活的。

明代于慎行诗道:“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鲥鱼是产于长江下游的一种名贵的鱼,经三千里路运到长安后尚能“带雪寒”,原来用的是“冰船”,有人将其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冷藏船”。

杨贵妃的荔枝,在宋徽宗的快递货物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北宋有个新词叫“花石纲”,说的是从江南一带搜刮所谓的花石”,然后经由运河、汴河运往东京汴梁。这些运石船,每十船编为一纲,故称花石纲。据说,花石纲的运送前前后后持续了20年,这些奇石被艺术家宋徽宗堆放在了开封东北的皇家园林,取名艮岳。运送千斤巨石不在话下,侧面印证了北宋发达的物流系统,但这种奢侈浪费,也为北宋末年的国势动荡埋下了伏笔。

在古人的“购物车”里也不乏“海淘”来的物件。盛唐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100多种。明代的海外快递,引进了今天常见的南瓜、玉米、番茄等作物。看来,古人的“购物车”直接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据大河网)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