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追忆酉阳上世纪80年代出差经历:是件磨人的事
说老了就只能宅在家?你看,家住翠屏水岸小区的杨秀华退休后就过上了逍遥日子,龚滩一日游、湖北两日游……前不久,他还带上老伴儿,一起出了趟国门——到泰国玩了几天。
杨秀华(男)与老伴儿在飞机上
“现在社会好了,交通方便了,要不,年纪大了,长时间的旅途劳累还是吃不消啊。”今年67岁的杨秀华出生在小坝,曾在原机砖厂、钟多镇政府、企业局、发改委等单位上过班,曾经经常上山下乡、到外地出差的他对以往的出行经历仍记忆犹新。
虽说小坝与县城近在咫尺,但小时候的杨秀华,却觉得小坝离县城很远。记得那时候集镇上客车少,且票价高,不少村民为了节省钱,有事进城选择步行。有一次,杨秀华跟着母亲一起进城,稍晚一点出发,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觉得又饿又累又害怕,十几公里的路似乎有十万八千里。
上世纪80年代,杨秀华进入了原钟多镇政府上班,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上山下乡。那时候,别说乡下,就是县城都没有几条像样的路,大多时候下乡只能靠步行。有一次,他与单位同事一起到乡下办事,那里交通不便,坡陡路烂,车开到山脚下后还要走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大家从早上一直走到了中午。途中,有个女同事脚崴了,下坡的时候无法行走,只得在百姓家中借了一个大背篼,由年轻力壮的同事轮流背着她下山。
那时候,除了下乡恼火,出差也是件很磨人的事。以前没有直接通往重庆的公路,更别说高速公路、铁路了。如果要去重庆出差,只得从县城坐车到龚滩,在龚滩住一夜,第二天一早再乘轮船到重庆,旅途奔波让人疲惫不堪。
改革开放后,酉阳迎来了发展的契机,酉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铁路建好了,不管去哪都特别方便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我县各乡镇也赢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如今,通村公路、便民路等都修建起来了,很多农户家里都买上了小汽车、摩托车,百姓出门再也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儿女长大了,我和老伴儿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享受老年时光。”杨秀华说,趁着现在交通方便,身体还硬朗,他和老伴每年都会出去旅游,争取多跑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