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老中医80岁大寿仍看诊收了三个徒弟庆生

人民网本地站2018-09-13 09:46

刘灵收徒仪式现场。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邓雨笛 摄

昨天,一场传统的“拜师典礼”在重庆灵龙中医院举行。典礼简朴而热烈,没有司仪,不请贵宾,但附近的邻居和就过诊的患者纷纷赶来庆祝。收徒的,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刘灵,他用收徒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

耄耋之年,普通人早已退休,他为何还要收徒?

刘灵常说一句话,“结缘中医,你至少多活20年!”一生受益于中医,刘灵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但“弟子择师难,师得弟子亦不易”,最终,经过三年考察,刘灵八十大寿终于如愿收徒。

收徒 八十大寿收关门弟子

“拜师典礼”简朴而热烈。典礼没有司仪,也不请贵宾,刘灵的夫人深知丈夫一生勤俭,不喜欢操办,于是自己“客串”起了主持人。但一大早,还是有不少街坊邻居闻讯而来,好多患者听说了,也赶紧前来祝贺。“今天早上,刘医生还到我病房查房呢!”患者周先生还挺吃惊的:“没想到,今天是他老人家的好日子呢!”

收徒仪式按照传统礼仪举行,刘灵身穿深红色唐装,端坐在太师椅上。在众人的见证下,三名弟子站成一排,向师父跪地三拜,然后双手举过头顶,依次奉上敬师茶,才算礼成。

师父刘灵回赠爱徒的,是一块刻有“勿药有喜”的匾额。刘灵说,“勿药有喜”出自《易经》,他将这块匾额作为回礼转赠学生,希望以此提醒他们时刻谨记,医生治病,但目的更在于预防,正如古人所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结缘 行医60年至今仍坐诊

刘灵从小便惊叹于中医的神奇。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胸口痛,他亲眼看见老中医摘下橘子树的树叶,和草木灰一起热敷。敷上一阵,妈妈就会缓解许多,热爱中医的种子便这样种下了。

十七八岁时,刘灵便跟着已经小有名气的表哥学习中医。为精进医术,刘灵后来拜师时任射洪县中医学校校长的任达夫先生学习中医;又因仰慕骨伤科专家郑怀贤先生之名,考入了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刘灵师承名老中医陈枢燮学习三年,一生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刘灵已八十岁高龄,但依然每天坐诊。

“病人远道而来,我必须把他们都看完!”从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岗位退休后,2004年,刘灵创办了重庆灵龙中医门诊部(现在的灵龙中医院),他早上8点开诊,但经常一忙起来就到了下午。

来看诊的患者说,刘灵老先生看病特别仔细,尤其是初来的患者,他往往一看就是30-40分钟,一忙起来到下午一两点才能吃上午饭。

传承 师带徒是不二法门

刘灵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就被提出,中医简单、方便、廉价、有效,只要对症下药,几元钱的方子也能治病救人。刘灵曾接诊过一个农民工的孩子,最初因消化不良来看病,刘灵收他5元的挂号费,开两三块钱的药,病就好了。十多年过去,孩子如今长成了大小伙子,可一家人但凡生病不舒服,还是要来找刘爷爷看病。

刘灵认为,中医有其自身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养生、治未病理念的高度认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文化迎来发展的好时机。刘灵希望,将自己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的经验得以传承。但谁来接老中医的班?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传承讲究师带徒的道理。”刘灵介绍说,过去,学中医都是师带徒、父带子,即使这样,三年只学皮毛。这是因为中医药独到的技术经验,需要徒弟长期跟师实践,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才能逐步领会和深入掌握。

其中,“领悟”至关重要,就说“摸脉”,脉相就有浮、沉、迟、数,仅仅这一点,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浮、沉、迟、数究竟是什么,则需要学医者细细体会。

接班 学医术更学做人

跟师学医,更是学做人,学医德。刘灵常说,学中医,除了“精医术”,更要“重医德”。

三个徒弟中,大徒弟刘翘是刘灵的儿子,他自幼学习中医,深得父亲真传。二徒弟魏大河是云阳县某中心卫生院医生,三年前因仰慕刘灵医术,辞职学医。三徒弟刘文俊从小热爱中医药文化,虽然大学考上了通信工程专业,但最终决定拜师学医。

“他们几个,我考察了三年以上!”刘灵说,所谓医者仁心,只有心存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真正将医术,变成济世救人的仁术;而中医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医是至精至微之事,而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才能不断提高医术。

拜师 拜父亲为师是最大的心愿

成为父亲的徒弟,是刘翘一生最大的心愿。

“父亲收徒弟,非常严苛。”刘翘记得,小时候,父亲便教他背《医药三字经》、《药学汤头歌》,不仅要会背,还要能默写,再用白话文将解释默写下来。

而父亲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

刘翘记得,有一次,父亲骑了两小时自行车,找到患者家里,只为了检查一张药方。那剂药方用到了制川乌,川乌草乌含有一种叫乌头碱的物质,有毒性,因此需要“另包”先煎半小时后再下其他中药。

父亲担心没给患者讲清楚,于是赶紧通过门诊日志查到患者的住址追了过去。

更让刘翘敬佩的是,父亲一生践行仁善立业、精术显得,一个医生学艺不精无异于害人,他不仅获得2项发明专利、6项新型实用技术专利,即使如今八十岁高龄,仍致力于新药的研制、古方验方的探讨和验证。

本报记者 顾小娟 实习生 高立吉

揭秘

老中医如何养生?

刘灵的儿子刘翘告诉重庆晨报记者,父亲每天都在工作,他一三五到医院查房、二四六到中医馆坐诊,即便周日得空也不休息,还要到医院看看才能安心。

而父亲的高寿,得益于工作带来的乐趣,也在于多年形成的生活规律。刘翘说,父亲多年来生活规律,除了看书看报没有其他的爱好,甚至不会打麻将,但他每天坚持6点起床,然后用自创的“丹田功”进行锻炼,7点吃早饭。

而在饮食规律上,刘灵和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但喝酒一定不过量,每天6钱-1两酒,天热喝红酒,天冷喝白酒,哪怕再高兴,三钱的小酒杯也不会超过5杯。

刘灵还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午睡半小时,哪怕大年三十也雷打不动。午睡过后,再到南山呼吸新鲜空气,在山中散步一两小时,夏天则坚持游泳。晚上从不熬夜,最晚10点前入睡。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