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建成4.5公里解放碑核心区地下环道 可连接车位近万个
记者从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获悉,该区高密度城区地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现已建成的4.5公里解放碑核心区地下环道,可连接车位近万个,极大方便了市民和游客。该区还建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了辖区信号灯智能化水平,方便了市民出行。
地下环道竣工后
将串联2.1万个车位
据了解,解放碑地下环道属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旨在改善解放碑核心区域交通情况,有效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工程主要由智能运管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智能消防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组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对运管、消防、交通等实行智能化集成管理。
环道全部建成后总长度约为6.3公里,计划于2019年竣工。该项目的交通、消防、安保等系统设计和施工堪称全国同类工程首创。
整个环道将实现“一环、七联络、N连通”:“一环”是指在地下20到60米的空间,开通一条单向双行循环道,具体为“临江门——较场口转盘——新华路——中华路——五一路——临江路——临江门”;“七联络”是指三进三出和一条双向进出道,分别连接北区路、嘉滨路、解放东路和长滨路;“N连通”是指通过多条地下支洞连接解放碑核心区域的26个地下车库,串联近2.1万个停车位,实现高效共享。
同时,来自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等方向的车辆,均可经环道到达解放碑核心区域,能充分发挥长滨路、嘉滨路和两江大桥的交通功能,缓解路面交通压力。此外,还能将部分老旧人防工程充分利用起来,起到疏散功能。
信号灯“会思考”
自动缓解交通压力
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去年以来,在全区交通信号灯联网控制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辖区信号灯智能化水平,经过全方位的“改头换面”,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目前,渝中区的灯控路口共99个,全部实现全后台操作。通过对道路多个路口实行一键式远程控制,实现全线绿灯通行,可迅速排解交通流量。
通过整合大数据,渝中区的智能交通中枢还会向“会思考”的信号灯释放信号,组织它们在一定区域内释放“绿波带”或“红波带”。“绿波带”即,根据两个路口的距离,按设计时速预计车辆到达下一个路口时绿灯正好亮起,减少等红灯时间。目前大坪正街、虎歇路、瑞天路及人民路等12条主次干道,采取了此项控制策略。“红波带”则是用来控制进入渝中区的车辆,人为增加红灯等待时间,从而减缓车流进入辖区,保证城区主干道路的车流量不会过饱和。
目前两路口环道高峰时的交通量已达到5000PCU/h,早已超过设计通行能力。为缓解这一压力,渝中区交巡警支队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当车流量达到饱和后,红绿灯时间长短由信号灯根据具体流量自动选择最优方案。如果排队车辆积压到路口,信号灯会自动变红,不需要民警手动卡车。采取该系统后,两路口环道高峰时段的通行能力由3300余辆/小时提升至4000余辆/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