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筹建地名文化博物馆,收藏老地名文化藏品,还将在七星岗和观音岩建两座历史地名文化标志
老地名有记忆,有乡愁!记者日前在重庆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重庆市将筹建地名文化博物馆,馆内将收藏地名文化藏品,陈列布展巴渝、三峡、少数民族等优秀历史老地名。同时,在渝中母城的七星岗和观音岩,还修建两座历史地名文化标志。这些地名有何来历,轻点二维码,你可以找到曾经的地图坐标,读到它们的历史。
天官府街纪念蹇义
“历史地名文化标志将以雕塑的形式呈现,长约3.5米,宽1.6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区有很多老地名,有的因历史名人而出名,有的因历史事件而出名,几乎每个老地名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位于渝中区七星岗的天官府街,在通远门与南纪门之间的斜坡顶上,北通领事巷,南接马蹄街。整条街长0.2公里,宽3米,北高南低,道路弯曲,因历史名人蹇义得名。
蹇义原名蹇瑢,巴县(今渝中区)人,自幼勤奋好学,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进士到南京任职,长期担任吏部尚书,历经五朝,致力于典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朝野敬。因为人正直公允,朱元璋钦赐改名为“义”。1432年,69岁的蹇义告老还乡,朝廷为他修建府邸,按王府规格建造。
据了解,除天官府街外,蹇家桥、蹇家巷等街名也都是为了纪念蹇义。到清代,蹇义府邸已不存在,原址建成一片普通民宅。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天官府7号是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驻地,厅长郭沫若在此办公,主管文化宣传。天官府街是重庆古城传统精华凝结之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蹇刘牟曹世家大族
重庆老城内的街名巷名大多是在明代就形成,如江家巷、韦家院坝、蔡家石堡、肖家凉亭等。“明代以前,重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是作为城邑,即军事要塞而闻名,南宋时曾以重庆构建起层层防御体系,抵抗元蒙入侵。”重庆地名文化研究专家李正权介绍,到了明代之后,长江上下游经济交流增多,重庆才逐渐发展起来,重庆城内也才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的住宅往往占地数亩,形成街道,于是便以其姓而名之。
据了解,明代重庆城里有蹇、刘、牟、曹四姓世家,于是就有蹇家桥、刘家台、曹家巷等地名。而如今,曹家巷依然存在,北接新华路,南连陕西路,成为朝天门交易市场的一部分。清康熙年间,重庆镇总兵韩成的故宅在南纪门内,称韩府大堂,规模庞大,当年就有韩府街,后来还留有韩家大巷、韩家小巷的地名。李正权称,以姓氏命名一个地名,一般来说,只有兴旺的家族才能获得这样的荣耀。对重庆来说,以姓氏为地名,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重庆的历史。
陆路唯一出口通远门
和平路上起通远门,下抵较场口。“通远门是重庆城通往外地的唯一陆上出口和关卡,这条路就成为母城渝中的主要通道。”渝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清末民初还没有马路,只有一条斜坡便道蜿蜒上伸,从较场口到走马街西端一分为二,两条路均可到通远门。右边这条道,计有棉絮街、黄荆街、存心堂街、骡马店街;左边这条道,计有金鱼塘街、五福街、水市巷、至圣宫街、金汤街。
据史料记载,1929年重庆建市后,首任市长潘文华凿穿通远门城墙,修建马路隧道,一改母城格局。从此,市民既可走坡上的老城门出城,也可穿过马路隧道出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这段街区更名为和平路,沿用至今。
“据老人回忆,和平路这几条街,早年还开有三五家镖局。”工作人员介绍,那时银行还未出现,大宗货物、银两上路易遭土匪打劫,雇用镖局派出的保镖代为押运,可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