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党组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
渝中区人才需求调研课题组到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调研重庆高端人才优惠政策及人才引进工作。区政协供图
走访联系企业倾听诉求、开展“优化招商营商安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专题协商,启动专项助推朝天门地区历史文化保护重点项目建设行动,召开“企业家、专家学者委员”座谈会……今年3月以来,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区政协党组紧扣渝中高质量发展目标,将行动与走访联系服务(重点)总部企业相结合,与走访调研委员企业相结合,与政协日常履职工作相结合,与落实区委、区政府专项重点工作任务相结合,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
区政协各党组成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先后走访联系部门21个、政协街道联络委11个、政协委员单位30个、对口联系企业76家,就繁荣经济建设、推动智能渝中建设、延续母城历史文脉等主题,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聚焦经济建设
真情服务企业发展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企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区政协党组通过日常走访、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通过调研走访,区政协党组了解到,绝大多数企业和单位对我区近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全区干部队伍的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区领导上门听取企业诉求、实地解决问题的做法表示欢迎。同时,也从交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优惠政策措施、企业外迁和人口外流、招商稳商安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区政协党组高度重视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将提出的具体建议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并督促及时解决。对于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重大的问题,区政协党组进行梳理归纳后报送区委、区政府统一研究。
为切实贯彻全区招商引资会议精神,区政协党组还组织80名市区政协委员,专门召开了企业家、专家学者委员座谈会,邀请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面听取建议意见。为做好“优化招商营商安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专题协商会的前期工作,区政协党组成立了由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在深入全区各级各类企业开展调研的同时,还专门前往江北区、浙江杭州、台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为助推重点经济项目建设,区政协党组还开展了重庆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建设情况的重点课题调研和嘉滨路创意走廊建设情况的重点视察。
区政协党组建议,我区要进一步加强政企间的沟通联系力度,努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业务指导,深化项目合作,共建共赢共同发展,形成政企之间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服务软实力的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 ”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在高端品牌引进、社保缴费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政策“红利”不仅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助力,而且也是有志之士来渝发展的“磁场”。
立足城市管理 推动智能渝中建设
作为老城区、建成区,我区城市管理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区政协党组把助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了城市管理工作民主评议和全区“河长制”落实推进情况专题调研,深入街道和社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在调研视察中发现,我区城市管理主要存在市政基础设施老化,背街小巷环境较差;交通配套不足,道路拥堵停车难现象明显;旅游景点秩序较为混乱,游客体验感较差;老旧楼栋整修机制缺乏,长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区政协党组认为,向科技要出路,大力推进智能渝中建设,将有效缓解这些情况。为此,区政协又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专题调研。
区政协党组建议,我区要加大对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智慧旅游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大对重点地段、窗口地区、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力度,确保我区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要充分依托专家、学者等智库资源,着眼城市长远发展,预先研判,规划先行,做好城市整体发展规划设计。
关注历史文脉 助力母城气质提升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是重庆的“根”和“源”。保护母城的历史文脉,让文物活起来焕发时代风采对于提升渝中母城气质意义重大。
在本次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中,区政协党组把助推母城文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成立了区政协母城文化研究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的领导指导。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启动了专项助推朝天门地区历史文化保护重点项目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了“母城文化研究”重点课题调研,策划了“国学·母城文化行舟”活动,做好《工商渝中》(下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当前,我区文化保护类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总体推进良好,但也存在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周边配套环境制约项目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包装不够等问题。
对此,区政协党组建议,我区相关部门要对历史文物的挖掘和利用进行有效监管,进一步活化利用好现有文物和历史建筑,充分发挥文物展现历史、彰显文化魅力的价值。要把保持特色与不断创新、文化发掘和品牌打造、重点推介与广泛宣传相结合,打造母城文化展示、宣传新载体,有效提升渝中母城“颜值”和“气质”;要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商业等新形态有机结合,打造重庆“文商旅”发展新名片,为促进渝中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贡献。(渝中报记者 黄清娴)